,君王一言九鼎,况且这事儿都过去了多少年,怎么可能还收回成命。
安九被留在了宫里,先皇赞他聪慧,让他给阿璋当了两个多月的先生,也是那两个月,她和安九才熟悉起来,知道他不喜欢九这个名字,就一直唤他安郁青。
他这人在没事儿的时候很安静,但是教起人来就会大放光彩,整个人都特别的生动,当真应了那句静若处子动如脱兔。
那两个月里俩人属于君子之交,因为他对阿璋的尽心尽力让她很是感激,俩人不算朋友,但彼此欣赏。
两个月之后安九回了汝南,先皇多番挽留都没用,她送安九出宫,站在宫门处,安九告诉她:“公主的心不在这里,倘若公主自己愿意,天大地大可寻本心。”
她装作听不懂:“我的家人亲友都在此,心不在这儿还能在哪儿,倒是郁青你,你文采斐然,若是愿意入朝为官,定是良才。”
安九嗤笑:“你知我志不在此,初见那时我就同公主说过,不用试探也无需试探,安氏已经太显赫了,若是再有为官者,公主以为安氏还能存在多久?”
帝王枕畔岂容他人酣睡,世家便是如此,显赫也不能太过显赫,需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将你捧的太高,高出了皇权,那你一定会摔得很惨。
她不是不知道先皇的心思,什么教阿璋学识,不过是父皇为了把安九留下来的借口,安氏繁荣昌盛了太久,久到成了卡在帝王喉咙中的刺。
这根刺要不了命,但放任不管就是会特别难忍,总要拔了才能舒畅。
安九那么直接的把事实扔到她面前,倒让她有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感觉,她笑笑:“你要怎么做?从前朝开始,皇族中人就不大待见那些世家大族,大浪淘沙,多少世家大族都被大浪拍死。
你们安氏能存在这么久,一来是因为一直没人涉足朝堂,二来是知道掩其锋芒,识时务者为俊杰,安氏一直做的很好。
可惜了,从你祖父那一辈起,安氏招收学子,说的是将儒家风范发扬光大,可这里面多少让人有所猜忌,尤其现在,多少文官是从安氏手下出来的学子,可以说小半个朝堂都是从安氏走出来的,你让皇上怎么警惕?怎么不防备?”
木秀于林?
好一个木秀于林,你们想展翅高飞,帝王就会想剪了那翅膀,想让人信服你们没有二心,诚意呢?
虽然到了安自在这辈已经开始收敛锋芒,甚至对外宣称不再招收学子,可是祸根已经埋下,想拔就会拔出萝卜带出泥,没那么简单了。
安九站在那儿看着深深宫门,好半天才叹道:“我何尝不知,只是长辈的事情,我们小辈如何妄言,相识不过几月,公主能如此坦诚相待,让我很是钦佩,此次一别,不知何时再见,你好自珍重。”
很多事情我们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发展,但却无能为力去阻止,长辈对也好,错也好,都有各自的考量,对于家族来说,安九的祖父做到了光耀门楣,但同时也找到了皇族的忌惮。
第348章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