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6章 新运-10,军用大型战略运输机[2/2页]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 杆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80年代,是东西方交流相对宽松的时期。
     黑鹰直升机都卖了,怎么会在客机适航证上卡你,得不偿失。
     李干又看向了涡扇20。
     最大推力13吨……
     两台涡扇20就能远远满足了运10的需求……
     换言之,新运10变成了双发,而老运10是四发!
     少了两个发动机,意味着油耗大大降低!
     要知道,空客的A320基本型,搭载的发动机,最大推力也才11.3吨啊!
     这意味着,已经具备了研发双发宽体长程客机的基础了!
     李干大步走向机翼下,仰望着下挂式安装在主翼下的涡扇20发动机。
     这玩意儿像极了大酒桶,粗壮,而老运10用的小涵道比发动机细长,前者看着就有力气!
     “好,好,好!”李干连说了三个好。
     他扫视着众人,道,“开始验收定型吧!我要亲自开!”
     就等他的这一句话。
     新飞机和新发动机,同时验收定型。
     此前,长飞厂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都知道李干是吹毛求疵的人,宁可多做些工作,也不想挨一顿批。
     李干是真会当场骂人的,不管你是谁。
     因为受限于当前的智能技术,因此,运10的驾驶舱配置还是三人驾驶舱,除正副驾驶外,还有机械工程师,比现在的大多数飞机少了一个无线电员。
     李干飞了很多天,飞了很多遍。
     运10太重要了,不但要填补国内干线客机的空白,拥有进军国际市场的实力,还要作为空军预警机的平台。
     李干看重的是后者。
     大型机载相控阵雷达早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研制,就等着运10出来装机进行试验了。
     李干是干啥的,他就是王牌试飞员。
     什么飞机到了他手里,飞了几趟,好用不好用,哪里有问题,哪里需要改进,他门儿清。
     这一次,他足足飞了7天,每天都飞足五个小时!
     整整35个小时的验收试飞!
     最后一天试飞,李干一下飞机,面对面露期待的众人,笑着说,“飞了七天,没找到毛病,运10、涡扇20定型通过,安排批量生产吧。”
     轰!
     现场沸腾起来,喜极而泣!
     这一天是1981年6月26日。
     东大人自己的大飞机运10和大推力大涵道比航空发动机涡扇20,同一天完成定型,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
     先小批量生产交付用户使用,然后根据用户的反馈,进行针对性改进,这是常规操作了。
     要飞国际航线,得取得国际适航证,飞国内就简单了,国内适航很容易取得。
     而且,空军专机部队也要采购一批,用作要人出行,也要几架用于预警机的试制。
     显然,部队这块必须是优先的。
     长飞厂足足庆祝了三天,因为宫老亲自来看了,发表了重要讲话,一句话“我国第二架争气机诞生”,把所有参与了研制工作的人们的荣誉感拔到了最高处。
     宫老单独见了李干。
     他语重心长地对李干说,“我看了一份关于国内航空运输市场的分析报告,有人认为,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我们需要最少500架大客机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阿干,我希望这个市场以我们自己的飞机为主,适当引进一些欧美的飞机,起到兼顾的作用,也是政治上的需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干笑道,“首长,以我国经济当前的增长速度,十年后,我们至少需要1000架干线客机才能满足市场需求,二十年后,这个数字会是3000架。”
     宫老一愣,“有这么快吗?”
     他指的是经济增长。
     李干说,“我不是经济学专家,但我知道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因素是哪些,现在这些因素已经完全具备了。”
     “我老家是粤省,前不久一直待在南港指挥反击战延长阶段,和当地的官员聊了一些。”
     “他们告诉我,许多港澳商人蜂拥到了南港投资,为此,专门开辟了一条南港直飞香港的航线,每天两班,而且已经出现了不够用的情况。”
     “南港地区专门拿出几块地,建了轻工产品工业园,依托港口大规模投资船舶制造、港机制造。”
     说到这里,李干卖了个关子,问,“首长,去年南港地区新增投资是多少吗?”
     宫老兴趣浓厚,忙问,“多少?”
     李干伸出一个巴掌,翻了翻,“100亿港币,是港币。”
     稳如宫老也被震惊到了,“100亿港币?港币是美元兑换券,比例大致是1比1,那就是100亿美元了。”
     李干笑着点头说,“是的,足足100亿美元,产生的效益和辐射带动力,说是10倍以上都是保守的。”
     宫老想到了粤省,离港澳那么远的南港都发成猪头了,珠三角那边会是什么景象?
     “我得去南方走一走咯!”宫老下定了决心,一拍座椅扶手说。
     李干连忙说,“首长,先别急,我还有事情向你汇报。运10出口创汇这事,我会极力争取。现在有一个很重要的项目,需要您点头。”
     “哦,说说看。”宫老的心思已经飞到了南方去了。
     李干说,“军用大型运输机项目,最大起飞重量280吨级,载重80吨左右。”
     宫老登时吓了一跳,“这么大?能造出来吗?”
     运10才七十多吨啊!
     李干肯定地点头,“现在具备了立项研制的条件,我们的大推力大涵道比发动机已经定型,军用大型运输机是四发布局,完全没有问题。”
     宫老问,“要多少钱?”
     李干说,“前期要先投入50亿,后续投入可能还要个100亿左右。”
     宫老倒抽了一口凉气,“150亿啊……”
     李干说,“美国人今年刚立项了同级别的大型战略运输机,初步预算是200亿美元。”
     这一对比,宫老顿时觉得150亿东大币就太少了。
     “好,打报告上来,我签字。”宫老于是很爽快了。
     当然,这也就是李干当面提出来,要是让长飞厂按照流程打报告,不讨论个一年半载,一分钱都看不到。
     李干着急啊,现在已经有了不少基础,美国的C17也是刚刚立项,争取超越,力保对等,这是极好的机会。
     东大国土辽阔,以后还要走出去,军用战略运输机必不可少!
    喜欢。
  

第136章 新运-10,军用大型战略运输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