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2月份,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出炉,李庚连任。
     这意味着美国的对外政策将会延续,这个结果让苏联大失所望,因为李庚对苏是绝对的强硬派。
     美国国会通过了1985年军费预算,总额达2126亿美元,涨幅高达11.2%,占GDP比重为4.9%!
     这是有史以来最高的军费预算。
     根据李庚政府的说法,增加的军费预算是用于应对欧洲紧张的局势,在那里,苏联几十万大军陈兵边境。
     美国海军提出规划,要打造13支核动力航母战斗群,要具备在全球任何地方,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能力。
     显然,李庚政府把东大给算进去了。
     美军雄心勃勃的大发展计划开始了。
     李庚政府的战略是先欧后亚,他把重心放在了欧洲,如此一来,东大仍然得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苏联在练内功,美国在大搞军备发展,世界拥有了短暂的安宁。
     许多人感觉到,这个安宁到了某个临界点后,将会有一个大的爆发。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东大最缺的就是时间。
     南港航空工业基地正式建成后,一个全新的飞机制造厂落户在了这里。
     这个飞机制造厂隶属航空工业集团,主要生产外贸型歼10CE、JF17E这两种战斗机以及运10客机,自用版本的歼10D和歼20,仍然由985厂老厂负责生产。
     李干也正式从985厂搬到了南港飞机制造厂,算是回到家乡定居了。
     在这个时候选择回到南港定居,有工作的原因,也有生活的原因。
     他的儿子出生了。
     军人同样需要生活,工作与生活两项兼顾考虑之下,南港是最优选择。
     李干住的是将军楼,一栋独门独户的三层半复合式建筑,另有两座两层的面积小许多的副楼,庄园式,有前后院,后院干脆是一个花园。
     整个院子占地面积70多亩。
     这座住宅的位置就在南港招待所与南港造船厂之间,交通方便,闹中取静,最关键是很隐蔽。
     当地人也少有知道这个地方。
     因为这里属于军事禁区,部队内部都有许多人不知道其所在。
     显然,组织安排这个地方给李干居住,是出于对他安全的考虑,更是对他的功绩的一种奖赏。
     大孙几个月了,李干的父母带着几个还在上学的弟弟妹妹都搬到了这处大宅里居住。
     家庭琐事倒是不需要李干和林小茹操心。
     他们俩在一个单位上班,坐了车十几分钟就能到南港造船厂的干办那里。
     老干办还在985厂,李干在南港造船厂设了个新干办,把工作重心从天空转向了海洋。
     海军的建设将会是未来五年里工作的重心。
     这天,李干在办公室里审阅航母的舾装进度报告,林小茹拿了一大份文件过来。
     她神情古怪地说,“局长,你看看这个。”
     工作时称职务,夫妻俩这一点分得很清楚。
     李干放下笔,翻开文件看了起来。
     他只看了第一页,就眼神古怪地抬头看了林小茹一眼,说,“有这么多吗?”
     林小茹点着头说,“我查了以前的记录,的确是这么多。”
     李干倒抽了一口凉气,砸吧起嘴巴来。
     这是一份最高统帅部发出的关于确认李干个人财产的文件,非常齐全,盖的是最高统帅部的章。
     里面确认了李干的个人财产,主要创汇奖励。
     从1985年1月1日开始,国家取消了关于个人、企业的创汇奖励制度。
     企业方面,采取出口退税等措施来进行扶持,而个人方面,则没有了国家奖励。
     李干的奖励太巨大了,关于这笔钱是否如实发放到李干个人账户里,上面分歧很大。
     最后是宫老拍板说,言出必行,否则国家公信力何在。
     于是,最高统帅部针对李干的个人财产出台文件,确认了他的个人财产数额。
     李干除了工资福利,就只有创汇奖励这个收入了。
     问题是,李干的创汇奖励数额太他妈高了!
     从1978年底到1984年底,六年时间里,李干的全部创汇奖励是惊人的12亿东大币!
     也就是说,李干谈下来的外汇订单,规模差不多是2500亿美元,平均每年创汇600亿美元。
     这太恐怖了。
     当然,这些钱不是在六年之内全部到位的,大部分交付时间长达十年。
     即便如此,平均下来的数额也是相当恐怖的。
     李干跑业务卖出去的不只是军品,还有许多民用产品,积少成多,已然是一个恐怖的规模。
     别的不说,单单是12亿现金的个人资产,就已经让李干成为亚洲排名前十的富豪了。
     李干看完文件后,拿起笔,问,“现在的银行存款利率是多少?”
     林小茹说,“活期5.6%,五年定期6.7%。”
     李干咔咔算了起来。
     “我算过了,五年定期的话,总利息是4个亿,平均每个月大概是660万。”林小茹说。<

第217章 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