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8章 打打酱油而已[1/2页]

重生1957:我在四九城抓特务 缘之一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军连忙摇头:“我没去过东北,前段时间,我在四九城认识一个来自长白山的张姓男子,他的拳脚功夫很是了得。
     我在黑市和他唠嗑时,听他提起过,他也是从家里长辈那听说的,他们家在天津有亲戚,但是不知道亲戚家住哪。
     他姓张我也姓张,我想问问我们村和他是不是亲戚。”
     有财太爷爷,看向太爷爷问道:“有霖哥,咱们村祖上有从天津去东北发展的吗?”
     太爷爷摩挲着下巴,若有所思,好一会儿,才不置可否道:“咱们村里,最近几十年都没人去东北发展,咱们张家村与东北长白山张家没啥关系。
     我听我爷爷讲过,他也是听村里的长辈们说的,咱们村以前好像是从南方搬过来的,但是不清楚具体是从哪个省搬来的,和东北没啥关系。
     这事在村里经过一代传一代,代代相传,到现在都传了一两百年了,南方那么大,谁知道我们村是从哪搬过来的。
     我们村在这里住了一两百年,从哪搬来的已经不重要了,所以以后我们就是天津人,祖地也在张家村。”
     太爷爷说完后,众人一脸茫然。
     大军若有所思,自己家的祖上是从南方搬过来的,那就与东北长白山张家没啥关系。
     自己的长寿只是个巧合而已,无需耿耿于怀,与其花费心思来寻找这些无关紧要的答案,还不如去海边钓钓鱼。
     大军心里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张家村许多村民的寿命普遍较长,在村里与自己一起长大的几个发小, 有的活到了八九十岁。
     屋里的这几位太爷爷,都是因为生病后人才没的,只有太爷爷是郁郁而终,他们都属于非正常死亡。
     只要自己提前帮几位太爷爷把病治好,他们就能多活很长的一段时间。
     那这个疑问的答案究竟是啥,这么多人都普遍高寿,这总不能是巧合吧?
     大军正在冥思苦想时,脑中突然灵光一闪,心中暗自嘲笑,真是当局者迷。
     自己将张家村附近的几个村子给忽视了,旁边几个村的村民也是普遍高寿,有好多老年人都活到八九十岁才寿终正寝。
     这样就可以确定,张家村许多村民长寿与玄幻无关,而是与每天吃的食物息息相关。
     张家村包括附近几个村的食物,大部分是在海里捕捞的原生态海产品,污染极少,也没有任何药物残留,饮用的水也是无污染的地下水。
     在这个年代,整个渤海污染极少,海中根本没有任何排放物,海中的生物也是健康的成长,每天食用这样的食物,咋可能不长寿。
     大斌和大强这俩老弟,是因为下乡没回来,五十多岁人就没了,他们寿命过短,有较大的可能,也是因为食物的问题。
     自己的长寿只是个意外,马老爷子给的养生书籍,才是最大的功臣。
     生活条件差,食物不充足,食物没营养或者胡吃海塞,暴饮暴食,不注意饮食健康,以及每天食用一些科技产品,这些都可能影响到寿命。
     曾经的自己刚好对食物与养生颇有研究,所以才能长命百岁。
     言归正传
     大军没事做,也没地方去,便坐在边上听着几个太爷爷唠嗑。
     几人有说有笑,甚是开心,特别是太爷爷非常开心,脸上的笑容从来就没停过。
     此时,吴长生,打断几个太爷爷的话题,端起小酒碗,朗声道:“以前的事咱们不提了,来来来,咱们老哥几个先喝一口酒。”
     话毕,几个太爷爷都端起小酒碗,轻轻的碰了一下,每人抿了一口酒,相视而笑。
     太爷爷将口中之酒缓缓咽下后,从兜里掏出一小叠钱递给大军微笑道:“这钱你拿着,等你回四九城时多买点酒,再多泡点这种药酒,我得让附近几个村的这些老伙计们都能喝上一口。我喝了这酒后,感觉身体很轻松,你得多弄一点回来。”
     大军把钱推回太爷爷手中,当即婉拒道:“太爷爷,我现在有工作了,每个月都可以领到三十多块钱的工资,我爷爷加工资了,我爹也加工资了,我二叔现在是派出所的副所长。我也是轧钢厂的采购员,现在咱们家不缺钱。”
     太爷爷眯着眼睛问道:“你们干啥了?咋一个个的加工资了?我回来之前已经叮嘱过你爷爷,做事一定要沉稳低调。”
     大军起来拍了拍胸膛,把两次参与抓捕敌特的事,掐头去尾,画蛇添足的讲给在场的几位长辈听。
     并且说明,每次参与抓捕行动,自家人都只是去沾了点光,打打酱油而已,一点危险也没有,加的工资也少只有几块钱无需在意,二叔升职实属意外。
     太爷爷听后,笑眯眯的揣起了自己的一小叠钱教导道:“当不当官,对于咱们家不重要,官场如战场, 官场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以后你要牢记于心。
     历朝历代的官场,跟对了人,能平平安安过一生,跟错了人,轻则丢官罢职告老还乡,重则满门抄斩无一生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史以来,官场之争较为残酷,官位只有一个,但想坐上去的人数之不尽, 人数之多,堪比牛毛,但能真正坐上去的只有一人而已,其他没坐上去被淘汰下来的人,都没什么好下场。
     远的不提就说说大清,世代为官之人能有几位?是不是少之又少,这般有能耐之人屈指可数,但最后能落得个好下场之人,更是凤毛麟角。
     乾隆爷在位时,和珅和大人可谓是风头尽出,但乾隆爷驾崩后,嘉庆帝便对和大人做出一系列的清算,最终把和大人赐死。
     你说和大人是贪官吧,他确实是贪官,但大清的时候谁人不贪。和大人搞好朝中同僚的人际关系,便定了个结党营私之罪。
     这就是大清官场的可怕之处,你不与同僚搞好人际关系,那你将会被同僚针对排挤,当到了那时,你的官途已经走到了末路,所以只能抱团取暖。若是几个同僚经常走动,那便涉及到结党营私,人与人之间相处,重在礼尚往来,你收

第208章 打打酱油而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