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23章 真正的弄巧成拙[2/2页]

我在曹营当仓官 一剑绯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说他不合适,是因为这件事毕竟存在风险,即使乔装打扮之后很难被人认出,但是深入敌后,以信使的名义潜入敌方大本营,这未免太危险了。
      “叔父,侄儿愿负责此事。”
      哪怕只有短短一瞬间,楚云要捕捉到曹操和郭嘉的目光,从而了解他们的想法,也是轻而易举。
      因为觉得过意不去,曹操还是客气了几句:“云儿,此事有些凶险,你还是别去冒这个险了。”
      其实此刻曹操的心里也仿佛有两个小人在打架。
      他很清楚以楚云的能力,要去做这件事,那简直就是信手拈来。
      可他又不希望楚云以身犯险,无论从私人感情上,还是从楚云的价值上,都是如此。
      如果楚云自己不愿意去,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强逼楚云的,但现在楚云主动请缨,说起来可能有点无耻,但曹操确实大为心动。
      然而,曹昂这个时候起身唱起了反调。
      “父王,还是莫要让师弟以身犯险了!”
      要说最心疼楚云的,还是这个比亲哥还亲的师兄曹昂。
      被儿子这么一说,曹操老脸一红,难得的竟有些不好意思了。
      是啊,楚云为他立下无数功劳,他现在却仍心存让楚云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事的打算,一想到这一点,纵然是脸皮厚得赛过城墙,曹操也由衷地感到惭愧。
      不过惭愧归惭愧,身为人主,曹操绝不会允许自己感情用事。
      “子?啊,放心吧,我会给云儿此行安排妥当,绝不会让云儿有危险的!”
      先是安抚了曹昂的情绪,曹操又看向楚云。
      “云儿,你记住,此行你的首要任务是保证自己的安全,其次才是散播谣言,我哪怕不要荆州,也不愿看到你出事!”
      曹操这番真挚的话,让楚云心中颇为感动。
      其实,楚云觉得曹操和曹昂有些多虑了。
      且不提楚云基本不可能暴露自己的身份,就算楚云真的倒霉到身份被拆穿,以刘备和诸葛亮的机智,也绝对不会加害楚云,最多就是以楚云为人质,逼迫曹操退兵就是了。
      这无非是一场赌博,只不过赌注和参与赌博之人,都是楚云自己。
      主意已定,剩下的细枝末节,只需要稍加敲定即可,准备了大概三日,楚云一行人就在曹操和曹昂的秘密相送中出发了。
      按照计划,楚云要把自己一行人,伪装成一支信使,负责将曹操亲笔写下的两封劝降信,分别交给刘琦和刘备本人。
      当然,如果楚云自己乔装打扮之后,担任这支队伍的领头人物,还是存在着被人识破的风险。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楚云想到了一个很特别的办法。
      让他的弟子,也就是王平来担任队伍的领头人物,而楚云自己,则乔装打扮成一个最不起眼的士兵。
      这样一来,任谁都不会对这支看似人畜无害的“送信小队”心生疑虑。
      ——
      两日后,襄阳城北门门口。
      尽管楚云早就远远观察过襄阳城高耸的城墙,但像现在这般近距离观察的机会,还是第一次有。
      “老……老师,这城墙也太高了吧……”
      面对发出惊叹的王平,此事乔装在他身边的楚云冷冷瞪了他一眼。
      “你要是想害死我的话,就继续叫我‘老师好了。”
      面对楚云不折不扣的冷笑话,王平只能哭笑不得,可怜兮兮地问道:“那我应该叫您什么?”
      “叫我‘小楚就好了。”
      楚云戏谑笑道。
      “老……您别开玩笑了……”
      差点儿又把“老师”二字说出口的王平委屈地说道。
      “我可没开玩笑,现在不是让你尊师重道的时候,你要是搞砸了,咱们师徒二人都别想平安回大营。”
      楚云正色陈述事实道。
      “那好吧……小……小楚……”
      王平那张俊俏的脸上终于挤出一丝笑容,虽然他现在笑起来简直比哭还要难看百倍。
      “行了,命人上前通报襄阳守军,表明来意,让他们开城门放我们进去!”
      “好嘞。”
      听到老师的命令,王平这心里反倒瞬间踏实了许多。
      王平向手下的一位亲卫骑兵使了个眼色,那名骑兵便心领神会,策马来到城门下,一边喊着“别放箭”,一边拜关。
      “来者何人?”
      城楼之上,在箭塔里的守城士兵,正一手拿着巨弩,谨慎地瞪着看似来者不善的亲卫骑兵。
      “我等是奉魏王之命,将魏王的亲笔书信,呈予刘琦公子和刘皇叔!”
      亲卫骑兵扯着嗓门朗声说明自己的来意。
      尽管眼下是个人都知道曹军准备攻打襄阳,可正所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何况还是替曹操送亲笔书信的使者团。
      守城的襄阳士兵不敢怠慢,仔细观察了一下这自称曹军使者团的规模,发现对方虽然有几十位看似身手不凡的亲卫骑兵,但这种规模的队伍就算放他们进城,也不能有什么问题。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他们这些小卒可没有拍板做主的权力。
      他们能做的,只是将这件事如实上报,一层一层上去,直到告知刘琦、刘备,再由他们商量之后,决定是否接见楚云他们。
      当然,刘琦和刘备毕竟不是傻子,再加上有诸葛亮在,他们只是稍加商议,就同意放楚云他们进城,并准备好接见他们。
      不过,诸葛亮也猜到,曹操派来这伙信使,所谓的亲笔书信之中,大部分的内容,应该都是与劝说刘琦和刘备投降有关。
      考虑到这一点,诸葛亮建议刘琦和刘备二人,先不要急着接见这伙信使,留他们在驿馆晾个几天再说。
      但诸葛亮这次是万万没想到,他的这一想法,到头来竟然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因为楚云等人这次真正的目的并不是将劝降信呈交到刘琦、刘备二人手上,而是借着送信的名头,伺机在百姓之中散播流言蜚语。
      本来,楚云还在担心,见了刘琦、刘备之后,如果赖在襄阳长期不走,会不会引起诸葛亮的警觉。
      不曾想,这诸葛亮无意之中,竟帮了楚云一个大忙!

第523章 真正的弄巧成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