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况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参加的,还有额外的条件,就是投钱进去的人不能插手工坊任何事情,即便想在里边做工也和其他人一样,需要通过那什么面试,也就是说不是砸钱了就能进的。
另外,村长和耆老们也定了其他条件,这条件伍元他们并未提起过,是他们自己商量出来的。
就是说虽然味满工坊现在会发展成伍家村的产业,但最终归属人还是伍元他们,一切依然是他们说了算,所以期间如果有谁不听话,坏了规矩,那么不管投了多少钱的,都将被收回参与资格,而且之前投的钱也不能拿回去。
很多人觉得这点太不保险了,如果伍元故意找什么借口黑了他们的钱怎么办。
这也导致了至今到村长那边报名的没有多少。
不过现在见到似乎又有人来下订单了,而且对方身份似乎还不是简单的,顿时就起了心思,想着也可以投少一点,说不定就能立刻分到比本金多的钱,那么本金以后被昧了,也不亏。
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会跟着去投钱,因为这个投钱也有最低限制。
最低起步是1两。
1两对于很多普通人家来说,可是大半年的开销了,就这么轻易砸出去,少有舍得的,哪怕知道可能会换回来更多钱,却还是不想冒险。
再说工坊这边,伍元和陆锦依引着牧轻丘参加了整个工坊,给他一一介绍,基本是有问必答,没有任何藏私。
牧轻丘之前只听说伍元的形容,但真看到的时候,还是超出了预想的。
倒也不是说工坊建得多么好,主要是里边的结构,说是工坊,但他却仿佛看到一个衙门一般,分工部门都非常的明确,从不同的工点到库房,都非常的细化,小到连招人的都有独立的办公区。
而且竟然还有一个所谓的宿舍区,提供给工人居住,单从这点就让牧轻丘眼睛一亮了。
不由得对陆锦依的印象又好了几分,虽然按照她自己说的,这样便于工人工作,能提高效率,但事实上宿舍加上食堂之类的这些,其实都算是额外的支出,就像现在外边的那些工坊,哪怕是所谓的包餐,也不过都是在工钱里边扣而已。
但是伍元他们给的工钱都不低于市价。
更重要的是,他从这个宿舍楼看到了榆阳县的另一个发展机会。
如果建立更多的工坊,同样建立宿舍区,是不是能吸引更多其他地方的人来这边打工。
古代安家落户并不难,像陆锦依,只需要申领个落户就行了。
所以按照牧轻丘的想法,只要这些人来这里打工,又住下了,久而久之还怕他们不会变成榆阳县的人么。
只要榆阳县的经济发展起来,那么不管来多少人,只会让榆阳县更加繁荣,而不是成为累赘。
“米线工坊就按照这个来建,也建宿舍区。”看了一通,牧轻丘直接转头对伍元道。
“好,我今天重新制定计划,明天给您看看。”伍元点头。
喜欢。
第八十一章 视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