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08章 领导英明[2/2页]

大明伪君子 南墙的那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心忧者少,人情弊于其所不见,燕雀处堂,亡国之因种也。”
     这段话的重点在于“燕雀处堂”。
     “燕雀处堂”指燕雀居住在人住的房屋里,因生活安逸而丧失了警惕性。比喻大祸临头而不自知。
     唐玄宗,乃是开创了开元盛世的明君,惜乎先明后暗,最后导致了“安史之乱”,生灵涂炭,盛极一时的大唐自此日薄西山,直至消亡。
     后世史学家有言“唐实亡于玄宗也”。
     隋炀帝,开大运河,功在千秋,三征高丽,灭国无数,若非穷兵黩武,穷奢极侈,也算是一代英主,最后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之哀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方唐镜笔锋一转,追究起亡国的责任,用了“燕雀处堂”这个词呼应上一句的“君非甚暗”,就是明确了亡国的责任,并不在于皇帝,而是在于臣子啊!
     方唐镜微微一笑,一篇文章的主旨确立。纲举目张,接下来就简单了。
     此时考场里的考生们兴奋而又激动的运笔狂舞,将胸中的学识抱负真知灼见化为一篇篇治国安邦的金玉良策,十年寒窗无人知,等的就是这一刻啊!
     陛下!我来了!
     一笔三流泪,语不惊人死不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下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下笔如有神,简直是在起飞,根本停不下来!
     方唐镜看了看四周,无语地摇头,怎么看都像是大型翻车现场。
     他已经可以想见到成化皇帝见到这些文章后的大致心情:
     你什么意思,给我写这么多意见是几个意思?
     难道你是想说我朱佑樘不如你啰?
     朕长得这么帅,虽然是上天之子还这么自谦,我有膨胀了么?
     没有嘛!这样比肩三皇五帝的好皇帝,你确定不如你一个读死书的死龙套?!
     呵呵,这么优秀的皇帝你看不到,喷出来的口水多过茶,你是想上天还是怎的?!
     方唐镜接下来要做的就很简单了。
     讨论清楚了亡国之道再来看怎么治国就简单了,最起码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嘛?
     而且方唐镜拎出来作为反面教材的唐明皇和隋炀帝都不是一般皇帝,乃是公认的雄才大略之辈,将之与成化皇帝比肩,成化皇帝说不定会心中窃喜。
     实话实说,这两位皇帝若不是先明后暗,在后世史书中也是大帝一般的存在。
     意思是成化皇帝若不是犯他们一样的错误,一个中兴之主稳稳落袋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也就是说,不要犯“燕雀处堂”的低级错误,成化皇帝就是咱们大明皇帝里最耀眼的那颗帝星。
     当然,里面也要有干货才成,比如自己的“把蛋糕做大”的理论就恰到好处地解决了经济民生的问题。
     经济发展起来,至少有如下的好处:
     首先,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做事便有足够底气。
     比如用兵,打的就是后勤,一次输了不要紧,接着打就是。
     咱们可以输得起无数次,可对手呢,只要输一次便会万劫不复。
     鞑靼如此,女真如此,倭寇亦如此,原因无他,咱们玩得起,他们玩不起!
     其次,历朝国内民乱,基本上都是民无果腹之食,不得不反,经济做大,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饱饭,谁会吃撑了去造反?就算有这样的疯子,别人会跟随么?
     咱们本朝太祖便是最好的例子,若不是当了和尚都差点饿死,又何至于反?
     其三……凡此种种,方唐镜侃侃而谈,娓娓道来。
     这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好处了,根据后世的经验,方唐镜甚至可以一步步倒推出从这个理论所衍生出来的行业,如何实施,如何发展,要注意什么,避免什么,总之,一切问题都可以从发展的角度去解决。
     最后,方唐镜当然是狂拍了一番成化皇帝这种主动求谏,居安思危的明君胸怀。
     这是天下百姓的福气,再一次证明了老朱家的优秀基因乃是上天赐予全天下人的宝贝。
     我辈读书人务必深刻领会皇帝的治国方略,贯彻好皇上的思想,落实皇帝的理念,天下自然大治,再现三皇五帝时的大同世界。
     凡此种种,洋洋洒洒四五千字,嗯,差不多了,可以收尾了。
     “噫,吾皇宵衣肝食,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必期天下大同之日乎?”
     留给人一点意犹未尽的遐思,很好!
    喜欢。
  

第608章 领导英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