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二章 赵公子和相思病”[1/2页]

南嘉记事 云下初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都是往事了。
     江湖岁月更替,新人辈出,翻新原本就比别处要快。更何况,这些事情,都要十年了。说起那已经归隐的前任武林盟主和好友陌白衣。倒是想起了当时雁南声所赠的雁回和南声这两把宝剑。
     如今一把归了陌氏家主陌如眠。而另外那把雁回,自从杜言书持有疏影之后就不再现世,如今也不知去了何方。
     多少要怪一怪年轻人的不着调。归隐是自由,可是总得把宝剑下落交代一番不是?
     索性现在天下太平,暂时也没有新人跃跃欲试去挑战归隐的武林盟主。那把疏影剑高高悬在疏影阁,倒是寂寥的很。
     不知道下一任到底是哪一位英雄豪杰可以持有伴身。
     一位前辈如此感慨。
     身边有人碰杯:“想那么多干嘛?铁打的宝剑流水的盟主,总归不是咱们。”
     “......”
     这泄气话说的,未免也太过于......实诚了。
     那实诚的人自顾自喝酒:“这梨花落实在是佳酿。”
     “这是自然。陌氏可从来不招待不好的东西。梨花落,十年才开一次封,酿好的酒坛系数埋在那陌氏后山的梨花林下。开封之日,满山酒香,熏得人醉。这一次也是江湖人士运气好,赶上了陌氏的梨花落开封,也赶上了陌氏主持这次的论剑大会。
     否则要是换到了以往,这一小壶梨花落都是千金难求。
     好酒如佳人,都讲究个缘分。
     可是这缘分两个字,是这么轻易得的?有心都不行。所谓事在人为,可是如果缘分沾上了人为二字,那缘分也就不是缘分了。成刻意了。
     刻意的东西,不管是人还是心思,都对不起这梨花落,也对不起佳人。
     这一点,赵家庄的赵公子比任何人都心有体会。
     他总是去创造缘分。
     比如偶遇。
     江湖人都知道,赵公子在十年前的论剑大会上,对十七岁的陌如眠一见钟情。那次是陌如眠的首次露面。她代表陌氏,和自己的侄子陌云一通参加了论剑大会。陌如眠是那一次的榜眼。陌云,排名十九。
     而赵公子,榜上无名。
     并非是技不如人。而是当时,二十二岁的赵公子是当时论剑大会的主办者。
     论剑大会举办了一个月。赵公子忙了二十九天。
     他无暇去一见钟情。
     在那二十九天里,他对陌如眠的唯一印象,只停留在名字上。
     赵公子写一手好字。亲自负责写论剑排行榜。
     他有个习惯,喜欢把把名次由下往上写。最后一个才写榜首。
     他写到最后第二个名字。
     陌如眠。
     他首先想到的是陌家。又是一个陌家。陌家的小云儿和他关系不错。雁南声对陌云期望很大,于此同时抱有期望的,还有排名第十四的杜衡。这两个小孩年纪相当,虽然出身不同,但是以雁南声这样的过来人看,出身其实是最不成问题的问题。
     而同样作为过来人的赵公子对此也很有所同感。
     赵公子是个彻头彻尾的江湖商人。而雁南声出身则复杂很多。虽然说江湖上不在乎那套士农工商的排行。可是雁南声又不是完全是个江湖人。
     当时赵公子还真的没有想到,雁南声会愿意和他结交到这个份上去的。
     由此及彼。赵公子对于杜衡的期望很大。
     而现在,又来一个陌家的人。
     看来,强中自有强中手这句话,所言实在是不是虚的。
     赵公子说:“陌如眠。陌家的哪位千金?”
     雁南声简单说:“陌云的小姑姑。”
     姑姑,哪怕是前面加个小字,听着也显老。
     赵公子撇嘴:“别是个凶悍的......小姐?”
     雁南声看他一眼,知道他在想什么。说:“如眠还不到十八。”
     “如眠?叫的如此亲昵。”
     赵公子八卦之心熊熊燃烧。
     “怎么,是不是有什么可以说的?”
     雁南声直接回了他一个白眼。
     赵公子讨了个没趣,却也不死心,追问:“是个美人吗?”
     雁南声说:“见了不就知道?到时候不是有酒宴?”
     赵公子说:“那你要引见我?”
     雁南声拒绝:“我没空。”
     赵公子说:“你不露面吗?你可是武林盟主,你不露面吗?”
     雁南声十分干脆:“不露。”
     赵公子吃了一惊:“这可没先例。”
     雁南声很是坚决:“我就是先例。”
     雁南声的脾气,别人不知道,只道他从容谦和,平易近人。哪怕阅历丰富如赵公子,也是第一次见到如雁南声这样的人。他这样的人,不卑不亢,你觉得他时刻凌驾于你,眼高于顶,但只要他略微给一点好脸色,便会十分受用。
     而一旦相处时间久了,就会知道,他的平易近人,实际上就是最大的距离;而他的温和,也是最大的坚决。
     在雁南声的身上,赵公子才发现,温柔和怯弱,宽容和放纵,敬畏和退缩,淡然和漠视的区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样的人难能可贵,世间不多。可是当一个这样的人,实在是很累。
     做这样的人累。当这样的人的朋友,也不是一件容易而轻松的事情。
     从有论剑大会开始。都是由当时的武林盟主来主持和控场。而作为主办的一方,紧紧只需要提供场地和痛快给钱就是了。这不是一个费力费钱的差事。自然有好处可拿:能够做到主持论剑大会的一方,必然扬名,第一得武林盟主的肯定,第二得江湖肯定,第三,同样会在庙堂之上上的榜单。对于之后的发展和规划,也是十分有利的。
     这样剖开分析分析,虽然言之有理,但是看着,就怎么看怎么俗气了起来。
     可是有没有道理?
     这不是废话?
     不管是庙堂考功名,还是江湖做大侠。为的是什么?难道不是扬名立万不是挥金如土?
     就连入丐帮也是为了保肚暖衣。真当叫了丐帮丐帮就穷了吗?真以为少林就清汤寡水日日苦修么?
     多年前安阳水患,少林和丐帮分别捐出了五千两银钱。
     这是没钱的样子吗?
     赵公子甚至觉得,丐帮比他赵家还有钱。毕竟赵家的有钱是在明面上,高调地宣扬自己家里又金山银海。而丐帮却把钱藏着掖着,偷吃个肘子都要显得狼吞虎咽。有那么一段时间,赵公子觉得那些丐帮长老的麻布袋里装的都是金页子。
     ......
     

第一百一十二章 赵公子和相思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