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三十四章 学校和社会都有压力”[2/2页]

南嘉记事 云下初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只是以一种泄力的方式靠在墙上,让墙壁承受他的身体的大半重量。他双眼微微阖上,吐出来的气都像在叹息。
     容若也不知道该如何说。
     一切都只能等到容城醒来了。
     这个时候,手术室的灯灭了。
     刚刚送给容若毛巾的一家人立刻起身凑了上去。结果却又失望的回到了长椅上。沈柏良示意容若再次等候不要走动。他自己上前和医生说话。
     交谈时间很短。几句话就结束了进程。穿着手术服的医生又再次退回了手术室,他应该会从手术室的通道离开。
     容若听不到沈柏良和医生说了什么,但是从他面上露出的轻松的神情来看,应该是个好消息。
     果然是好消息。
     沈柏良说:“没事。住两天观察观察没问题就可以回家了。”
     容若点点头,又问:“容城醒了吗?可以说话了吗?”
     沈柏良笑说:“他现在就算是说话你也听不懂。”
     容若顿时无语。
     容城今年才开的眼,正式入卷指路人确是上个月的事情。因为在上个月,容城在泰国的父亲才给容家打来电话。
     他说了自己儿子的变化,同时表示要和容家打个商量:他要求容城在泰国大学毕业之后才归属容家。
     容家当然不肯。
     两方争执不下,第一次的交谈就以容城的父亲摔了电话作为结尾。
     他到底也没争过容家,只好同意让已经在曼谷朱拉大学读三年级的容城休学去往中国。
     这在容家看来,容城这是回国。
     可是在容城看来,这是去往异国。
     一切都不方便。言语,饮食,习惯,信仰,家人。全部都是陌生的。容家并没有苛待新加入的指路人,为了迎合容城的口味,家里添了会做泰餐的厨师。据说是从点评网第一的泰餐餐厅中挖过来的。
     可是国内的泰餐大多为了迎合国人的口味或多或少都做了改良。已经并不是真正泰式的口味。哪怕是真的到了曼谷旅游,那些游客来往的餐厅也多少会为了迎合游客的口味而改进菜单。毕竟对于饭馆和旅游区来说,钱才是王道,才是标准,只要能赚钱,有口碑,这种味道就是正宗的。
     容城在容家的第一顿饭,厨师给他做了冬阴功汤。
     容城吃的闷闷不乐。
     厨师在一边提心吊胆,担心从天而降的三倍薪水的饭碗不保。毕竟在容家工作,要比在餐厅轻松的多。而且是三倍薪水。朝九晚五。
     唯一的客人只有眼前这个年轻人。凭借他学厨多年的功力,挑战一个十九年形成的味蕾难度应该轻松过登天和把豆腐雕成佛陀。
     厨师拿出了每次在餐厅中询问客人意见时候的认真:“不知道这道汤是否满意呢?若是有什么口味不对的.......”
     厨师还说:“容城喜欢曼谷哪一道饭店的食物呢?”
     容家的人把厨师请来的时候,首先的要素就是一切以容城为主,尊重的容城的习惯。而在第一天,容城就说,没有容先生,只有容城。那就容城。
     容城说:“家里都是爸爸做饭的。”
     容城继续闷闷不乐:“我去朋友家里,朋友也是妈妈做饭。”
     这就无解了。
     这是爸爸妈妈的味道。饭店是饭店的味道,家常菜是家常菜的味道。哪怕是厨师把容城父亲的手艺复制到一模一样,容城也照样会闷闷不乐。
     这事无解。
     他做厨师多年,唯一无法复制的,还是家里妈妈烧的难喝的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容城是第三代华侨。
     他父亲算是第二代。家里除了容城的爷爷还会说一些国语之外,家里已经普遍没有说中文的氛围了。
     到了父亲那里,父亲娶了本地的中泰混血的女孩子。作为有三分之一泰国血统的华裔,容城每个礼拜要去上一次中文学习班。他并不排斥,在他们中学,学中文的学生要比学日语的多,他们喜欢中国,这要归功于中国影视文化的渗透。他们追中国潮流,就像当年韩流入侵国内一般。他们学校的中文老师来自台湾,说话温柔软绵,自带嗲音。教出来的学生还没有学会正确咬字发音,已经先掌握了台湾腔的精髓。
     容城第一次和容若说中文的时候,容若还大吃了一惊:“你妈妈是台湾人吗?”
     容城不懂容若由此发问的原因,他以为容若是在认真问他的妈妈。于是容城认真回答他:“我妈妈是混血。她的爸爸,就是我的阿公,是潮汕人。我婆婆出生在清迈。”
     容若不懂:“那你为什么中文是台湾腔?”
     “台湾?”容城认真想了一下,“我的中文老师是台湾人,台湾高雄。”
     容若恍然大悟。
     “你的台湾腔好标准哦。”
     容城继续听不懂。
     容若说:“这是夸你。”
     容城说:“谢谢。”
     .......这是聊不下去了。
     容若是特意被派过去的。容嘉嘉是想,容若和容城年纪相差不大,同龄人互相应该更好沟通。等到认识了朋友,容城就会更自在一些。
     可是反而连容若也跟着不自在起来。
     因为容城问了他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我爸爸的家人,为什么要让我过来呢?”
     容城很不解:“我爸爸和爷爷都在泰国。我还要上学。”
     容若好奇:“你爷爷和爸爸,都没开眼吗?”
     容城摇头。
     也是因为如此,容城的这一支几乎成了容家旁支中的旁支。容家给了容城那片旁支曼谷的一些产业和生意,但是几乎不闻不问,等同于放逐。
     也是因为如此,容城的爷爷和爸爸从来没有对容城说过容氏的特殊性。以至于容城十九岁生日的时候,无所准备的他看到有几个鬼在跟着家里人一起对他唱生日歌,他的恐惧虽然不曾让他当场送命,却也掀翻了他的蛋糕。
     容城成为了这一旁支中的首位开眼者。
     容家的大伯和容城的父亲争执到面红耳赤。容家大伯挂电话的时候差点把手上的腕表给砸了。倒是容嘉嘉,优哉游哉再次游说,三言两语,就让容城的此行做成。
     容嘉嘉说:“你们这一旁支有足够的力量去保护你们那边唯一的指路人吗?起码,容城必须有掌灯人吧?”
    喜欢。
  

第一百三十四章 学校和社会都有压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