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8章 宣府危局,豫东有信(五)[2/2页]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三千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厚文化底蕴与历史价值了。
     他上辈子不过是个寻常人,哪有机会接触这般高深的学问。
     此番穿越而来,老天爷怕是真的弄错了,指望他这般模样去拯救大明,谈何容易?
     仿若让一个孩童去扛起千钧重担,实在是强人所难。
     好在朱有建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在这大厦将倾之际,他还不至于因绝望而疯狂屠戮大臣。
     这并非是他心地仁慈,实则是有着自己的一番考量。
     朝廷如今囊中羞涩,没钱发饷,可朝臣们却大多富得流油,仿若一个个深藏不露的富豪。
     难保不会有人在绝境之中狗急跳墙,图穷匕见,那锋利的匕首说不定哪天就会刺向他。
     毕竟如今城内局势动荡,不知潜藏了多少贼探,他们仿若暗夜中的毒蛇,正虎视眈眈,伺机搅乱时局。
     若他真要对大臣们大开杀戒,说不定还没等闯军入城。
     自己就先被愤怒的臣子们砍了脑袋,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那可就真是冤死鬼了。
     用过晚膳,朱有建缓缓起身,脚步略显沉重,在御书房周遭缓缓踱步,权当消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走着走着,他的思绪却仿若被一只无形的手拉扯着,不由自主地飘回到昨夜坤宁宫的那一幕。
     那时的场景仿若噩梦一般,在他脑海中不断回放,他不禁打了个寒颤,仿若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
     心中暗自发誓,绝不愿再经历那样的惊魂一夜,那一夜的恐惧,他实在不想再品尝第二次。
     正走着,王承恩抱着一摞奏章匆匆走来,朱有建抬眼瞧见。
     眉头微微一皱,那皱起的眉头仿若一道沟壑,眼神中透着几分不悦,仿若被人打扰了清净。
     王承恩见状,心中叫苦不迭,却又无奈开口解释:
     “皇上,这些皆是江南急件,湖广贼寇如今闹得正欢,当地官府恳请朝廷速速派兵镇压;
     四川那边亦是不太平,有大寇肆虐,蜀王府都惨遭迫害,同样求朝廷出兵相助;
     还有广东那边,红毛葡人三番五次请求上岸租地,还声称愿意与大明合作制造佛郎机炮。”
     朱有建不发一言,就这么静静地盯着王承恩,那目光仿若两把锐利的剑,直盯得王承恩心里发毛,后背发凉,汗毛直竖,仿若被一只猛兽盯上,只得乖乖将奏章抱走。
     眼下京城都快保不住了,他哪还有心思、哪还有精力去管湖广、四川的那些乱摊子?
     至于葡萄牙人,那是广东市舶司该操心的事儿,随他们去吧,他实在是无暇顾及了。
     鲁地代表们这一整天仿若没头的苍蝇,在外奔波忙碌,四处奔走联络,却一无所获,一位朝堂大员都未曾寻到,仿若大海捞针。
     鲁王府那边迟迟不见派人前来,孔府亦是如此,仿若死寂的深宅,毫无动静。
     众人无奈,只得聚在一起商议明日参加大朝会之事,你一言我一语,仿若一群热锅上的蚂蚁,讨论该派哪些人去,去了又该做些干什么。
     一番激烈讨论后,最终在亥时敲定了三个人选,分别是官府代表,豫南世子代表,以及士绅代表,至于藩王与孔府。
     还需等待决策人到来,再行商议决定下一步的行动,仿若一场大戏,还在等待主角登场。
     戌时初,朱有建早早便回了寝宫,仿若一只疲惫的倦鸟归巢。
     简单洗漱后,便躺上了床榻,他深知明日又到朝会之时,虽说心中料想朝会上大概率也不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
     但该走的流程还是得走,仿若既定的轨道,不能偏离。
     且先睡个好觉,等朝会结束,回来再补个回笼觉便是,在这乱世之中,能睡个安稳觉。
     于他而言,已然是难得的奢侈了,仿若沙漠中的一泓清泉,珍贵无比。
    喜欢。
  

第58章 宣府危局,豫东有信(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