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2章 启用旧人,关外图谋(四)[2/2页]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三千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然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怒容。
     气得双手颤抖,直接将手中的钓鱼竿狠狠扔了出去,那鱼竿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啪”的一声砸在地上,他嘴里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麻麻批地,这群关外的崽子可真会挑时间,朕才刚享了几天清福,他们就迫不及待地要打进来了,这能忍?”
     可话虽如此,他毕竟是一国之君,短暂的情绪宣泄之后,很快便冷静下来,眉头紧锁,暗自思忖,末了,无奈地叹了口气:
     “唉,先忍着吧,当下还得从长计议。”
     紧接着,他迅速进入应对状态,果断指示王德化:
     “快去通知鲁有林,让他给朕狠狠编织铁丝绳,越多越好,这东西往后必有大用。”
     随后,又转向一旁的王承恩,眼神冷峻,语气急促:
     “传朕旨意,叫火器监那帮人立即给朕加紧制造自拉式地雷,记得把山茄粉也给朕加进去,增强威力。
     还有,王承恩,你马上着手收集所有长城豁口的信息,一个都不许漏,然后组织人手,将这些豁口统统用铁丝绳拉起来,每隔一百步,就给朕多埋些地雷,务必构筑起一道严密的防线。”
     朱有建一边说着,一边在心里暗暗发誓,待朕抽出手来,定要集结大军,去将后金那帮家伙彻底剿灭,以绝后患。
     王承恩与王德化侍奉崇祯多年,许久未曾见过皇上如此发怒的模样,此刻见朱有建神色凝重、言辞急切,心里明白事态万分紧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哪敢有半分懈怠,二人齐声应诺,而后便匆匆忙忙地各自去办事了,脚步急促,仿佛身后有恶鬼在追,生怕耽误了这关乎大明国运的大事。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朱有建瞬间没了钓鱼的兴致,满心的惬意被搅得一干二净。
     他心烦意乱地站起身来,本想回屋躺下舒缓一下情绪,可刚一躺下,那种如芒在背的焦虑感便愈发强烈,难受得辗转反侧。
     无奈之下,朱有建只得强打精神,踱步来到书房,摊开那幅绘制着长城一线的地图,仔细端详起来。
     从山海关绵延至居庸关,这漫长的防线之上,有四个显着的豁口。
     说来也巧,这些豁口恰好是四条由北向南穿越长城的河流所造就,它们奔腾不息,在岁月的流转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六个道口关。
     瞧这密云这边的古北口,其形成便与潮河息息相关。
     潮河一路蜿蜒,先是流经古北口,在这里造就了一片水洼地,也就是后世闻名的密云水库地区的雏形,而后它继续向南奔腾,汇入永定河的滔滔洪流之中。
     而古北口,也正因为潮河的穿流,形成了一条至关重要的古北口道,这条道路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一路向承德延伸而去,在军事与商贸往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一旦外敌突破古北口,那么从密云经过顺义,便能直抵京畿腹心之地,这一路一马平川,几乎毫无天然屏障可挡,其形势之危急,让朱有建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再看张家口这边,白河悠悠流淌,它一路向南挺进,最终也流入了密云洼地,与潮河合流,携手化作潮白河,一同奔涌着注入无定河。
     白河的存在,既滋养了一方水土,却也在这特殊时期,为防线带来了隐患,张家口作为白河穿越长城的关键节点,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朱有建的目光在地图上缓缓移动,心中默默盘算着应对之策,深知每一处细节都关乎着大明的国运安危。
    喜欢。
  

第132章 启用旧人,关外图谋(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