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建仅仅是抛出了一个建造功勋台的构想,便巧妙地将曹化淳过往的功绩论定得妥妥当当,他坐在那儿,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心中满是自得,仿佛已经看到臣子们为了登上这功勋台争得头破血流、为大明拼死效力的未来景象。而曹化淳呢,此时坐在一旁,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地面,脑海中却翻涌着波澜壮阔的幻想,他心心念念想着,终有一日,自己能够一步步踏上那令人瞩目的八层台,让名字在青史上熠熠生辉。
朱有建暗自盘算了一番,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心想这一招实在是高,既不用花费大把的银子,又无需给臣子们提升实际的职务,就能把他们拿捏得死死的,让他们死心塌地地为自己卖命,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吗?他哪里懂得,古人对于身后之名的那份执着劲儿,简直如同飞蛾扑火一般,为了能在死后留个好名声,可以倾尽一生;更不了解太监群体,他们平日里看似卑微,实则内心深处对葬地有着别样的执着,毕竟生前受尽冷眼,死后若能有个风光的归处,也算是一种慰藉。
曹化淳坐在那儿,眼睛微微发红,那可不是累的,纯粹是嫉妒在心底烧起了熊熊烈火。他刚听闻一个消息,惊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原来主子起初是打算让他移驻张家口的,那可是个关键之地啊!守住了张家口,就等于在大明北疆竖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能硬生生地把后金的铁骑给挡回去。一想到这儿,曹化淳的心就像被猫抓了一样,要是真能立下这般赫赫功勋,在功勋台上那可不得蹭蹭蹭地连跨几十级台阶啊!他越想越激动,双手紧紧地攥着衣角,脸上一阵白一阵红,整个人仿佛就要发疯了一般,懊悔、不甘等情绪一股脑地涌上心头,只恨自己错失了这个大好机会。
朱有建精心打造的功勋台,其高明之处尽显无遗。瞧那每层设置的九十九级台阶,就如同一张精密的滤网,不管臣子立下何种功绩,都能被巧妙地细化,精准对应到相应层级。就拿方正化来说,凭借他过往的作为,若能守住张家口,大致能定位在第四层功勋台。可轮到曹化淳这儿,情况就有些复杂又微妙了。单论某一项功绩,或许只能换算成三十级台阶,但曹化淳岂是甘于平庸之人?他憋着一股劲儿,心里琢磨着,只要往后多抓住几次立功的契机,累积起来,冲进第六层功勋台那也绝非难事。朱有建打的就是这个算盘,故意营造出这种竞争氛围,让臣子们个个都卯足了劲,争当那最拔尖、最耀眼的存在,最好能优秀到让旁人眼红得发狂。
朱有建微微皱起眉头,脸上浮现出一丝愧疚之色,语气也变得温和而感慨:“朕心里着实有些对不住化淳与起潜啊。想当初在宣府那会儿,火器供应没能及时跟上,可即便如此,你们还硬生生地坚守了十天之久,其中艰辛,朕都看在眼里。不过你们放心,往后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了。如今咱大明可是有了‘神器撑腰!”提及此处,朱有建的眼神瞬间明亮起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就拿这新出炉的神器来说,别说是攻城略地,哪怕是拉开架势打野战,关外那些鞑子碰上了,也只有送死的份儿!”他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下午见识过的组炮,那场面,光是想想就让人心潮澎湃,自信心爆棚。这组炮比起前世听闻的喀秋莎火箭炮,有过之而无不及,虽说喀秋莎以连发着称,可鲁有林捣鼓出来的这组炮,更是别出心裁,一炮出去,直接就是十八发炮弹呼啸而出,开启的完全就是“洗地模式”。想象一下,在开阔的战场上,几十座这样的组炮整齐列阵,摆放在四五千步之外,只要一声令下,炮弹瞬间齐射,那气势,就算是鞑子的战
第198章 重工开建,论武兴和(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