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音渡世
一、紫霄宫遗响
紫霄宫的晨钟刚撞过第三响时,张兴东正用那柄黄铜汤勺搅着丹炉下的炭火。勺子把手上缠着的云纹已被摩挲得发亮,边缘处泛着温润的金光——这是三界中独一份的仙铜所铸,当年老君炼丹时多炼了一块,随手捏成汤勺送给他当贺礼,算来已有三千七百二十载。
34;陛下,瑶池的蟠桃宴还差最后一道39;九转琉璃羹39;呢。34;御厨总管捧着玉碗候在一旁,额上渗着细汗。今日宴请的是西天诸佛,稍有差池便是天规难容。
张兴东嗯了一声,手腕轻转。铜勺在玉锅中划出半道弧线,勺沿触到锅壁时发出清越的嗡鸣,震得灶台上的琉璃盏都轻轻颤了颤。这声音里藏着玄机,三千年来他调弄仙馔,全靠这铜勺的震颤判断火候,勺鸣如龙吟便是正好,若似蜂鸣则需添火,若像枯叶摩擦...那便是要出乱子了。
可今日的嗡鸣有些异样。铜勺刚碰到羹汤,竟发出细碎的颤音,像是有无数根细针在敲击内壁。张兴东皱眉细看,勺底不知何时凝了颗水珠,晶莹剔透,却不似凡水——那是昨夜他批阅地府卷宗时,不慎滴落的一滴仙泪。
34;怪哉。34;他将勺子往玉架上一搁,水珠却顺着勺柄滚进炭火里。滋啦一声轻响,腾起的青烟竟化作人形,隐约是个女子的轮廓,在灶台边盘旋三匝,最后钻进铜勺的云纹里不见了。
34;陛下?34;总管怯生生地问。
张兴东望着铜勺上突然亮起的云纹,指尖在勺沿敲了敲。往日浑厚的回响变得清脆,像被什么东西剖去了内里的沉韵。他忽然想起三百年前观音大士说过的话:34;器物有灵,久伴仙侧必生慧根,若沾了七情六欲,便要历劫去了。34;
那天的蟠桃宴终究是圆满收场,只是宴席散后,张兴东回到厨房,发现玉架上空空如也。灶台上留着半片云纹残片,泛着最后一点微光,像谁的叹息凝成了实质。
二、人间初啼
康熙二十三年的江南,暮春时节总飘着黏腻的雨。苏州童家的绣坊里,老板娘正咬着牙用力,稳婆抱着个红襁褓出来时,雨恰好停了。
34;是个女娃,哭声亮得很!34;稳婆掀开襁褓,那婴孩不哭了,黑葡萄似的眼睛直勾勾盯着房梁。梁上挂着串黄铜铃铛,是童老板去年从旧货市场淘来的,据说是前朝宫里流出来的物件。
这女娃便是童丽。别家孩子学说话时还含混不清,她却能把绣坊里的丝线颜色分得清清楚楚,尤其爱听铜铃铛的响声。有时童老板用铜剪子绞丝线,她就趴在桌边咯咯笑,剪子开合的频率竟和她的笑声完全合拍。
七岁那年,苏州城来了个戏班。童丽偷偷跑到后台,正撞见花旦对着铜镜吊嗓。那花旦唱的是《游园惊梦》,34;原来姹紫嫣红开遍34;刚出口,童丽突然跟着哼起来。她没学过戏,调子却比花旦还稳,尾音处带着点奇异的颤音,像铜器被轻轻敲击后的余韵。
班主听见了,惊得手里的马鞭都掉了。他蹲下来打量这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见她脖子上挂着片月牙形的铜片——是童老板从旧货摊换来的,说是能辟邪。34;这嗓子是老天爷赏饭吃啊。34;班主捋着胡子叹道,34;可惜了,是个女儿家。34;
童丽不懂什么叫可惜,只觉得唱戏时嗓子里像有股暖流在打转。她把那片铜片贴在喉间,唱出来的调子就格外清亮。有回她在河边练嗓子,水面上的浮萍竟随着她的歌声起伏,惊得渔翁以为是河神显灵。
十五岁那年,童丽已经是苏州城里小有名气的歌妓。她不唱靡靡之音,专爱唱那些荡气回肠的曲子。有次唱到34;大江东去34;,手里的铜酒壶突然裂开细纹,酒液淌出来在桌上汇成蜿蜒的河,竟和她唱的韵律分毫不差。
台下有个白胡子老道突然站起来,指着她脖子上的铜片道:34;此乃仙铜所化,沾染了凡尘气,再唱下去怕是要伤及本源。34;
童丽没当回事,可当晚就发起高烧。梦里总看见云雾缭绕的宫殿,有个穿龙袍的人在灶台前搅着什么,手里的勺子和她脖子上的铜片一模一样。
三、金声玉振
乾隆年间的京城,最红的歌者莫过于童丽。她不再是苏州城里的小歌妓,而是被王爷请到府中演唱的清倌人。听她唱歌的人都说,这嗓子像是用玉石磨过的铜钟,低音时
第532章 玉皇大帝张兴东厨房的铜勺转世投胎成为歌唱家童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