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定要听你皇兄他们的话,在皇宫玩闹一些就算了,出了皇宫你就是大唐的公主,要谨言慎行.....”
      长孙皇后絮絮叨叨的说着一句句交代。
      李承乾认真的听着。
      离别的悲伤终究是在长孙皇后这边,不可避免。
      直到最后走出立政殿,一旁的李泰和李丽质,已然是泪流满面。
      差不多的场面。
      在此刻深夜的大唐皇宫之中,其他几个皇子的母妃宫殿那边进行着。
      阴妃平时说着李佑多么不服管教,惹她头疼,此刻却是明显有些慌乱,不停的询问一旁的宫女,是否有什么疏漏的东西,没有给李佑带上。
      不怎么被重视的李恽的母妃王氏,拿出了自己几乎所有的存银。
      不停地交代对方,去了并州要听从太子的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杨妃那边。
      本以为经历过去年和兄长离别的他,嘴硬的说必然不会哭。
      但当真正意识到,自己要离开母亲杨妃的那一刻,这小子却是哭得最大声的......
      “咕噜咕噜”的马车,伴随着马车檐牙之上的铃声,逐渐穿出皇宫宫门。
      甘露殿西,一处木楼之上。
      李世民不停地踮着脚眺望着,长孙皇后好似一早就知道,他必定是在装睡,走上木楼。
      当看到那被李世民,随意丢在一旁的传国玉玺。
      却是微微怔了一下。
      “陛下不是为了这个东西,和承乾折腾了大半个月,如今怎么反倒不爱惜了?”
      说着。
      一边小心的将东西放入锦盒之中。
      李世民看着皇城宫门的方向,却是长长的吐出一口气。
      远远地,一队早已经在宫门口等候的车队,火把排成长龙。
      他轻轻晃了晃手中印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几个字的一张白纸,倏然又将其撕碎,随风一撒。
      白色的碎纸,宛若雪花从木楼之上飞落。
      “观音婢,秦皇汉武有的,朕也有!”
      “秦皇汉武没有的,朕还有!”
      李世民脸上带着高兴又怅然的笑容,看着远远的开始行进出城的车队。
      “你说,朕算不算是超过了他们,成为了千古一帝呢?”
      ......
      “舅舅,这镇北道如今可是真正意义上的,什么东西都没有,甚至除了一座定襄城之外,就剩下那也就只有突厥族人才能够称其为城池的大利城了。”
      “去镇北道当官,可远远比不上在长安舒服的多啊。”
      出了宫门。
      当李承乾看到,也是他最近才知晓了的,主动请求赴任镇北道,担任刺史治理地方的赵国公长孙无忌。
      有些无奈的说着。
      长孙无忌却是哈哈大笑。
      “当年我与你母后,也是一无所有,老夫不太放心王铭那厮,这帮五姓七望之人,最是擅长示弱苟活,但若是让他们找到机会,必然不会犹豫。”
      “赵国公你放屁!”一旁,同样在今日会随同车队,返回并州的刺史王铭。
      闻言,当即气得便是破口大骂。
      “说我王家会忘恩负义?好啊!你敢不敢召集你们长孙一族所有男丁,随老夫去那吐谷浑厮杀一场!”
      “老夫也带上我王氏所有男丁,看看谁先怯战溃逃!”
      尽管依旧虚领着兵部侍郎的王铭,此刻身负太原王氏之中最虚的武力。
      说出来的话,却是硬气的可以。
      “好了好了,都别吵了......”
      李承乾只觉得头疼,自家这个舅舅,不知道为何,似乎对五姓七望这些人的脑袋,颇有兴趣。
      据说那日博陵崔氏家主崔民干的脑袋,都被他派人从乱葬岗找了出来。
      为此还被自家父皇一通责骂。
      “出发吧!”
      随着李承乾一声令下。
      足足有着数千架马车组成的车队,当即便是在东宫六率,以及锦衣卫的带领下,朝着城外而去。
      如今长安前往太原府的官道,在长安和并州两边同时修缮的情况下。
      已然完全贯通。
      李承乾的马车之上,只有李承乾自己和负责照顾他的女官乾英英。
      “英英啊,你说,下次等到咱们再回长安的时候,大唐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
      ......
      高句丽。
      深夜的王宫之中。
      高丽王高建武接到信使来报,也顾不上穿上国王的衣服,一身睡衣便是直接接见。
      “你是说,大唐皇帝愿意卖给我们兵器和盔甲,而且还帮助我们训练军队?”
      “条件是什么?”
      信使摇摇头。
      “他们没有说什么特别的条件,只是要求我们必须公开表示,并且通缉那些从大唐逃遁进入我们国内的大唐世族”
      “至于别的,大唐给出的武器和装备的价格,也并没有太过夸张.....”
      “甚至和我们国内的价格差不多。”
      闻言,高建武的瞳孔不由得一缩,急忙拿过信使递来的文书。

第113章 这里是太原府?[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