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6章 那地方的气,闻一下就得死![2/2页]

我在大明开医馆 我就是个保底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都荒废咯……”
     “废个屁!”旁边另一个瞎了一只眼的老头啐了一口,“去年……王癞子贪心,想去摸他院子外头扔的那些药渣卖铜板……回来才三天!浑身烂得像泡烂的死鱼!哼都没哼一声就硬了!”
     独眼老头满是恐惧,身体下意识地往亭子深处缩了缩:“那药罐子的气,吸一口都要命!方圆几十丈,草都不长!谁沾谁死!离远点……远点……”
     渔网汉子脸上憨笑不变,心跳却猛地快了一拍。
     他视线低垂,记牢了那独眼老头最后仓皇瞥向的方向——村子最西头,芦苇荡深处那片黑沉沉的轮廓。
     十几里外,钱塘江另一个拐弯处的小湾码头。
     水波晃荡着几条破船。
     几个穿着皂隶号衣的“巡查”打着火把,板着脸,挨个翻查船户的“行路签票”。
     喧闹掩盖下,其中一个船老大模样的人,借着递文书的瞬间,飞快地对领头的皂隶头子说了几句土话。
     皂隶头子目光一闪,若无其事地收回文书,吆喝着:“都没问题!走吧!”
     船老大点头哈腰,撑船离开。
     皂隶头子带着人往下一艘船走去,对身边一个心腹极快地做了个手势。
     那心腹悄无声息地后退,消失在码头黑暗的木棚后。
     子夜。
     钱塘江畔某个废弃的龙王庙偏殿。
     几张还滴着水的草图铺在沾满灰尘的香案上。
     浙江锦衣卫千户周炳章,借着防风牛油蜡烛豆大的光,用粗糙的手指在几张新汇聚的草图上来回滑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西水湾那边没动静,”一个暗哨禀报,“村人说没甚怪人落脚。”
     “枫泾口那边也没异样……”
     周炳章没说话,手指移向东,停在另一张村图上几个墨点旁。
     那是几个暗哨上报的“疑似独居、邻里避讳”的地点。
     手指继续移动,最终停在西边一张图上。
     图很粗糙,但用炭条仔细画着一片芦苇,围着一处院落轮廓。
     正是“芦苇坡”那渔网汉子所报之处。
     “头儿,还有这个,”另一个负责汇总的老书吏递过一张揉皱的桑皮纸,“杭州府衙那边秘档翻出来的,废案卷。五年前报过一次失踪。清水县衙有个跑腿捕快留过只言片语,说办差路过芦苇坡,闻过一股‘怪甜气,闻了头晕,位置……也说的西头芦苇荡那孤房子附近!”
     周炳章的目光死死锁住那幅简陋的院图。
     “就是它了。”他下令,“传令!丙组、丁组所有人,立刻向芦苇坡西三里的废砖窑集结!备上强弩、钩索、渔网!寅时前务必到位!”
     “给老子的箭上都抹麻沸散!不准见血!要活口!记住,那毒地方,砖头都透着邪性!动手之前,防毒的面巾给老子捂严实!谁敢吸进去一丝怪气,老子灭他满门!”
     “是!”几条黑影无声融入门外铺天盖地的雨幕。
     寅时的梆子声在遥远的县城若有若无。
     雨没有停,反而更密,打在江面上溅起茫茫白雾。
     芦苇坡西,那片孤悬在深水潭边的黑瓦院落,像个墨点泼在暗沉的天地间,沉寂无声。
     院墙很高,顶部插着些破碎的瓷片和荆棘枯枝。
     墙根下的泥土颜色深得诡异,寸草不生,雨点砸在上面,像敲在蒙皮的鼓上。
     百丈外,早已废弃的砖窑洞口野草半人高。
     窑洞深处,领头的百户无声地比划了几个手势。
    喜欢。
  

第216章 那地方的气,闻一下就得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