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未央宫
     朝会
     百官整齐肃立,朝堂内一片肃穆安静。
     丞相长史陈琦,迈着沉稳的步伐出列,神色庄重,朗声上奏:“陛下,臣闻历代之政,恰似江河奔涌,然久则生患,积弊渐显。犹如河中淤泥,若不及时清理,日积月累之下,河道阻塞,祸乱必将滋生。究其根源,实乃纲纪腐朽,制度紊乱,冗官冗务横行,职责不明,政令难以畅达……”
     “圣贤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臣斗胆奏请陛下,裁撤冗官,废除三公九卿旧制,设立三省六部新制,推行新政,以图大乾中兴。”
     陈琦此言一出,仿若一块巨石狠狠砸入平静的湖面,在百官心中激起千层巨浪。
     三公九卿,那可是大乾朝传承已久的祖制啊,历经岁月,早已深入人心,岂能说废就废?
     这陈琦,莫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如此大胆提议?
     可转念一想,这陈琦乃是曹鲲的心腹之人。
     这新政之议,必然是曹鲲的意思!
     百官们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满是震惊与无奈。
     他们就像被霜打了的茄子,蔫头耷脑,虽心中愤懑,却敢怒不敢言。
     姬高端坐在龙椅之上,表面上风轻云淡,实则心中早已怒火中烧。
     “好你个曹鲲,竟敢擅改祖制,此乃大逆不道之举!”
     “狐狸尾巴终于要露出来了!”
     “朕早晚有一天要将你千刀万剐,以泄心头之恨!”
     然而,当他偷偷瞥了一眼曹鲲,只见曹鲲双手抱在胸前,神色淡然,对朝堂之事仿佛漠不关心。
     姬高顿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那股怒火瞬间熄灭,只能强忍着心中的愤怒,脸上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夸赞道:“陈爱卿所言极是,这新政之议,实乃高瞻远瞩,利于社稷啊!”
     曹鲲见皇帝如此“识趣”,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得意笑容。
     他大手一挥,带头高呼:“陛下圣明,天下之幸,社稷之福!”
     百官们见状,纷纷跟着高声附和,一时间,朝堂上响起了一片“陛下圣明”的呼声。
     这呼声在姬高听来,却如针芒在背,刺耳无比。
     他只觉得脸上火辣辣地热,心里的恨意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熙平七年秋,阴气初生,暑气渐退,凉意袭来,龙蛇起陆,风云变幻,大乾朝的新政在一片喧嚣中轰轰烈烈地拉开帷幕。
     曹鲲深知,做事不能做得太绝,得给百官留些好处,方能稳固局势,减少阻碍,便与他谋朝篡位,取而代之。
     于是,新政虽废三公九卿,却保留了三公之位,只是让其虚有其表,并无实权,摆在朝堂上不过充充门面罢了。
     同时,设立了三省六部,对朝堂来了个大换血。
     中书省,征辟了当世大儒陈钧任中书令,正三品,掌佐天子执大政,总判省事,就如同皇帝身边的秘书,帮着皇帝处理各种繁杂大事。
     门下省,征辟了大儒纪昌明为侍中,正三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参与裁决政务。
     尚书省,由两朝老臣张文远调任尚书令,正二品,掌典领百官,地位尊崇。
     吏部尚书腾子敬,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手中权力极大,关乎着天下文官的仕途命运。
     户部尚书瞿荣,掌管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是大乾的财政大管家。
     礼部尚书姬旻,身为皇族老臣,曾任太常之职,掌管祭祀、典礼、外交诸事。
     兵部尚书李崇焕,掌管全国军队、武官选授、练之政令。
     刑部尚书薛显明,掌管着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
     工部尚书元平,身为两朝老臣,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等事务。
     这一次,曹鲲可谓是雨露均沾,

第678章 新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