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三章 发展[2/2页]

回到明朝当小兵 帝鸿轩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之后,颇为无语,整个田庄城墙要想完全建设完毕,需要三年!!杨齐哪有什么三年时间可以给他??于是找来工课的课长,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老瓦匠:张继先,又叫来了黄火生等人,共同研究如何改进建筑工艺。
     “我的想法是,以钢筋为骨,以那个你说的,那个糯米和入泥土的方式进行浇灌,就像这样。”杨齐说着在地上简单的挖了地基,并且用树枝比作钢筋,插进地基里面,又用木板插在周围做模具,然后也不嫌脏,直接用手捧起工地边上的混合了糯米的泥土,直接倒在上面,让它们自动流淌。
     “就像这个样子。”杨齐说道:“你们二位觉得可行吗?”
     “大人,这钢筋一说,闻所未闻,只是您这么一说,感觉方法是可行的。”张继先说道。
     “大人,这钢筋倒是好办,只是这关口在于,转运,以及您说的这个,嗯,吊装!”黄火生从自己的技术层面分析道:“或许会难一些,毕竟这些钢筋不短,重量也不轻。”
     “你有没有什么办法?”杨齐问着在一旁沉思的木匠:吴廷班说道。
     “大人,吊装,我们这些木匠倒是能做出吊臂,可以将它们运上去,只是这吊臂、支柱所需要的大梁,非百年的老木不可,这上好的料子,不说价钱的问题,恐很难寻的到哇。”吴廷班为难道。
     “这有何难?”杨齐说道:“黄师傅,全换成钢铁制成的,由你们来组装。”说着指了指吴廷班。
     “哎,好主意,这样不论是承重方面还是灵活度,应该都够了。”吴廷班一拍脑袋激动道:“完全可行。”
     “我没问题!”瓦匠张继先说道。
     “那现在就剩下倒运了,这东西很长,现有的马车恐怕不行啊。”黄火生说道。
     “这个好办,你看!”杨齐沉思片刻说道,说完,在地上画了起来,前面还是以马力为牵引力,后面画的则是两个四轮马车,只是前面画的是一个四轮马车,中间一个连杆悬挂后面接了一个四轮马车,两个马车上面都配有托架,可以卡住钢筋等重物不会因为转弯、颠簸掉落,杨齐毕竟不是绘画专业,画的似是而非的,形容了半天,黄火生也没明白,但木匠吴廷班却听明白了。
     “大人,这四轮马车,难点在于转向装置,其它难度不高,有图就能做出来。”吴廷班皱着眉说道,他现在已经在思索如何制造这四轮马车的转向装置了。
     “很好,你能想到这其中的难点,本官就相信你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杨齐拍了拍他说道:“如果这些技术难点,全部解决的话,工期可以缩短到多少?”说完杨齐盯着张继先问道。
     “大人,如果可以工期最少缩短一半。”张继先说道:“需要一年半。”
    喜欢。
  

第七十三章 发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