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地喜欢,就应该大胆主动地去追求,现在这个年代,她这个年纪,经过了一次婚姻,才真正懂得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爱情,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她理解吕伟的担忧和害怕,也理解他的羞怯,按照他的年纪应该如此。她不仅不怪他,反而觉得他可靠、成熟,不轻佻。
如今,这种男人也是白金级别的了。
她愿意用自己的温情去温暖他,帮助他度过这个特殊时期。
接下来的日子,在工作之余,她一心一意跟他学习太极拳,仍然主动去给他洗衣服,偶尔也问一问他的家庭情况,了解他女儿儿子的学习情况,劝导他放宽心。
有一次,她说想从双江给他女儿买一套高考复习资料,也给他儿子买个礼物寄回去。
他谢绝了,说女儿成绩不错,资料有老师联系统一购买,儿子也有姑姑和伯伯照看,不用特别担心,关键是心理抚慰。那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只有等待他自己回去,也让时间去消磨他们的记忆,别人的干预反而可能起反作用。
她想想也是,虽然如今的孩子对后妈后爸见多不怪,但真正轮到自己有个后妈或者后爸,心理还是不那么愉快的,需要时间和耐心来融洽感情。
吕伟去除了心理障碍后,与朱艳梅交往自然多了,但他还是把握着分寸,不说亲密的话语,不做亲密的动作,主要是谈工作,谈健身,偶尔也谈各自以前的生活,那多半是朱艳梅先提起话头,他才顺着她的思路谈,既将自己的优点缺点和家庭困难抛出来,也不动声色地观察她,了解她的性格、她的为人、她的三观。
上下班,他尽量避免和朱艳梅一块走,看到朱艳梅,他不会靠上去,照样不紧不慢地走自己的。
有时,朱艳梅发现了他,紧走几步跟上他,他也不回避,只是笑一笑,有时也点点头,或者说一句与工作相关,或者与太极拳相关的话。
朱艳梅感觉到,吕伟自然放松之后,不再扭捏作态,他还是很懂感情的,也是很庄重的。
她也不急,她记着马老的话,吕伟这时候心理还有妻子新亡的阴影,不能放开去与新人交往,必须给他一些时间。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他们的工作效率相当高。一周左右的时间,不仅病历资料整理得又快又好,而且将初步研究成果及时写成稿子发了出去,给社会用中药预防和治疗新*肺炎以巨大信心,同时写作发表了六七篇新闻稿件,将中医病区医生技师和后勤人员辛勤工作的感人场面及中医良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出去,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随着中医病区名声的迅速扩大,申请来中医病区的患者越来越多,社会各界对中医病区的捐赠物资也堆积如山,水果和副食都吃不完。
吕伟听朱艳梅说了情况,便联系李高强来,要他帮忙将水果和方便面、饼干之类的副食拉了两车,送给学院社区和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党支部刘书记和王利民等人接到物资,兴高采烈,感激不尽,说吕伟真是社区的恩人,等疫情过去,一定要给他颁发荣誉市民证书。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有康也十分高兴,对吕伟和李高强说:“虽然戴着手套,我还是要和你们握一握手,太谢谢你了!捐了那么多的防护物资,现在又送来这么多食品。”
朱艳梅写新闻稿时,突出了吕伟,没有写自己,这个稿子也没有给吕伟看,她就发给双江晚报记者和那些自媒体了。
唐淑姣与何花自然也看到了新闻稿,注意到作者是双江晚报记者和通讯员朱艳梅。她们之前还见到了好几篇朱艳梅与吕伟合写的新闻,都在心里吃着醋,对朱艳梅羡慕嫉妒恨!
唐淑姣感觉大为不妙——这样频繁的亲密的接触,很快就会发展到那一步的!
根据她在医院了解的一些内幕情况,听妇产科的同事说,现在的年轻人与他们那一代完全不同了,一些女的对待感情不那么庄重,讲究快乐、讲究享受,甚至对自己的健康都放在其次,有个别女青年因此失去了生育能力,抱憾终身。
她担心吕伟抵抗不了年轻时髦的朱艳梅的诱惑,而被玩弄感情。
何花不知道朱艳梅是何许人也,但多次看到她和吕伟合写新闻,现在又专门给他写报道,认定他们关系不一般,隐隐担忧、着急。
喜欢。
第250章 她们着急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