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说唱故事,内容涵盖历史、神话、传说、爱情等多个方面。表演时,艺人手持四胡,自拉自唱,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将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听众面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朝鲜族跳板秋千也是吉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是朝鲜族妇女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跳板时,姑娘们身着鲜艳的朝鲜族服饰,在跳板上轻盈地跳跃、翻转,展示出优美的身姿和高超的技巧;秋千则是朝鲜族妇女展现勇敢和活力的舞台,她们在空中荡起秋千,欢声笑语回荡在空中,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吉林省还是“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的主产区。人参在吉林省的种植和采挖历史悠久,被誉为“百草之王”,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在长期的人参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人参文化,包括人参的种植技艺、炮制方法、药用价值研究以及相关的民俗传说等。
吉林省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洞沟古墓群、渤海中京遗址、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早期建筑等95处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洞沟古墓群位于集安市,是高句丽王朝的古墓群,这里埋葬着高句丽的国王、贵族和平民,古墓的建筑风格独特,壁画内容丰富,反映了高句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对于研究高句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渤海中京遗址位于和龙市,是渤海国五京之一,曾经是渤海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遗址内保存了宫殿、寺庙、城墙等建筑遗迹,展示了渤海国时期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见证了渤海国的繁荣与兴衰。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早期建筑见证了新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和发展,这些建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承载着老一辈汽车人的奋斗精神和创业历程,是工业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
七、交通与对外交流
吉林省是国家“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交通网络较为发达。京哈铁路贯穿吉林南北,它是连接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重要铁路干线,不仅承担着大量的客运任务,还为吉林省的货物运输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吉林省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除了京哈铁路,吉林省还有众多铁路线路纵横交错,连接省内各个城市和重要经济节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铁路运输网络。这些铁路线路为吉林省的煤炭、粮食、汽车等重要物资的运输提供了保障,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吉林省境内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是中国东北地区四大国际机场之一,航线覆盖国内外众多城市。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开通了更多的国际航线,加强了吉林省与世界各国的联系。通过该机场,吉林省的游客可以便捷地前往世界各地旅游、商务出行,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国外游客前来吉林省观光旅游、投资兴业。
此外,吉林省还有延吉朝阳川国际机场、长白山机场等多个支线机场,这些机场进一步完善了吉林省的航空运输网络,为地区的旅游发展和对外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延吉朝阳川国际机场在促进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与韩国、日本等东北亚国家的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文化、旅游、经贸等领域的合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吉林省是全国9个边境省份之一,有各类型口岸21个。这些口岸在吉林省的对外贸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珲春口岸是吉林省对俄开放的重要口岸,通过该口岸,吉林省与俄罗斯在木材、能源、农产品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贸易往来。珲春口岸还积极发展边境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异国风情。
图们口岸是吉林省对朝开放的重要通道,在中朝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双方通过图们口岸进行商品交换,涉及服装、食品、机电产品等多个领域,促进了两国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吉林省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在文化领域,举办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如中国长春国际电影节,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电影人和观众参与,展示了优秀的电影作品,促进了中外电影文化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电影节,吉林省与世界各国的电影产业建立了联系,推动了电影创作、发行、放映等环节的发展。
在旅游方面,吉林省依托丰富的冰雪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国外游客。每年冬季,来自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游客纷纷来到吉林省体验冰雪运动,观赏雾凇景观,感受朝鲜族、满族等民族的民俗风情。吉林省还积极与国外旅游机构合作,推出特色旅游线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在经贸合作方面,吉林省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经济联系,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通过举办东北亚博览会等大型经贸活动,搭建起国际合作平台,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参展参会,促进了商品、技术、资金等要素的流动,推动了吉林省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在农业领域,吉林省与周边国家开展农产品贸易和农业技术合作;在制造业领域,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提升自身的制造水平和创新能力。
未来,吉林省将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枢纽功能,优化对外交流合作机制,进一步拓展对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为实现这一目标,吉林省将从多个维度发力,构建更具竞争力的发展格局。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吉林省将进一步织密铁路网络。规划推进干线铁路的扩能改造,提升京哈铁路等既有线路的运输效率,同时加快新建铁路项目的落地,重点完善省内城际铁路连接,让长春与吉林、四平、通化等主要城市形成更高效的“1小时交通圈”,促进人才、物资在城市间的快速流动。针对边境地区,将加强与俄罗斯、朝鲜相邻地区的铁路对接,推动跨境铁路通道的升级,为边境贸易和跨境物流提供更便捷的运输支撑。
公路建设方面,吉林省将持续优化高速公路网络,加密县乡级公路覆盖,尤其是偏远农村和山区的公路硬化工程,确保农产品能及时运往市场,同时方便农村居民出行。推进高速公路与城市主干道、机场、港口的无缝衔接,形成“路路相连、区区相通”的综合交通体系。此外,还将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提升道路通行安全和舒适度,适应日益增长的客货运输需求。
航空领域,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将继续扩容升级,新建航站楼和跑道,增加停机位,提升航班起降效率,争取开通更多直飞欧洲、东南亚等地区的国际航线,强化其东北亚航空枢纽的地位。延吉朝阳川国际机场、长白山机场等支线机场将完善配套设施,增加通往国内主要旅游城市和东北亚周边国家的航线,打造特色旅游航空网络。同时,推进通用航空发展,在农业植保、森林防火、应急救援等领域拓展应用场景,提升航空服务的多元化水平。
在对外交流合作机制优化上,吉林省将深化与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依托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等平台,建立常态化的经贸洽谈机制,吸引更多跨国企业在吉林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推动与俄罗斯在能源、木材加工、农业合作等领域的深度对接,建立跨境产业合作园区,实现资源共享和产业互补;加强与韩国在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产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本地产业的竞争力;扩大与日本在高端制造、环保技术、文化创意等领域的合作,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文化交流方面,吉林省将打造更多具有地域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除了继续办好中国长春国际电影节,还将举办长白山文化旅游节、朝鲜族民俗文化节等活动,邀请国外文化团体参与,展示吉林的多元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组织朝鲜族农乐舞、蒙古族乌力格尔等非遗项目赴国外演出、展览,让更多人了解吉林的文化魅力。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教育合作,推动高校之间的交流互访,开展联合办学、学生交换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为文化交流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旅游合作将进一步升级,吉林省将联合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家打造“东北亚冰雪旅游走廊”,推出跨境冰雪旅游线路,整合各国的冰雪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吸引全球游客。完善边境旅游配套设施,提升口岸通关效率,简化签证手续,为跨境旅游提供便利。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外语培训和服务质量提升,让国外游客在吉林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
在产业发展上,吉林省将以创新为驱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汽车产业将加大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投入,依托一汽集团,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石化产业将向绿色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加强节能减排技术应用,开发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条。
农业方面,吉林省将守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等技术,保护土壤肥力,稳定粮食产量。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打造长白山人参、吉林玉米、松原大米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建立从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质量追溯体系,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同时,推进农业与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装备制造业将聚焦高端化、智能化,支持中车长客在高速动车组、城际列车等领域的技术创新,研发更先进的轨道交通装备;推动农业机械制造向大型化、智能化、精准化发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求;培育通用航空制造、机器人等新兴装备制造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医药健康产业将依托通化医药城、长春生物产业园区等平台,加强中药现代化研究,推动人参、鹿茸等中药材的深度开发,研发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发展生物制药和化学药,引进国内外知名药企合作,提升研发能力和生产水平,打造国内重要的医药健康产业基地。
在生态保护方面,吉林省将坚守生态红线,加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向海湿地、莫莫格湿地等重要生态区域的保护和修复,维护生物多样性。推进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流域的综合治理,加强水污染防治,确保水质安全。发展绿色能源,加大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开发力度,推动传统能源产业绿色转型,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同时,发展生态旅游,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旅游资源,让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社会事业发展上,吉林省将加大教育投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改善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质量。加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支持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为汽车、石化、医药等产业输送技能型人才。
医疗健康领域,将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进省级重点医院的学科建设,引进先进医疗设备和技术,提高疑难病症的诊疗水平。发展中医药事业,建设中医药特色诊疗中心,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升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
社会保障方面,将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制度,确保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健全低收入群体帮扶机制,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满足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需求。
通过这些举措,吉林省将逐步构建起交通便捷、产业兴旺、文化繁荣、生态优美、民生改善的发展新格局,在东北全面振兴中展现更大作为,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让吉林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喜欢。
四、吉林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