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九章 国师的魄力无人能敌[1/2页]

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夜半蝉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要说据理力争。
     江枫肯定能够说很多。
     然而有一些事情,和这些大臣说了,那就是惊骇世俗了。
     知道的太多,对他们也没好处。
     “说得好!”
     李二陛下听之,也觉得非常有道理。
     细想之下,也开始悔悟起来。
     自己只是看到了现在的繁华大唐,却未曾考虑未来的大唐。
     长孙无忌却躬身施礼,说道:“受教了。”
     回到自己的位置,开始思索,自己提出来的国策,再结合国师所言,想出一个能够解决现在的大**队的问题。
     江枫点点头,对长孙无忌说道:“长孙相公的提议虽然是错的,却也指出来,现在的大唐大军,的确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了弊病。
     我不支持削减军队的士兵,却也有着一些解决方法,不过,大家可以再想想,实在是想不出来,我再提出来吧。”
     李二陛下却有一些急不可耐了。
     然而看到了江枫那淡定的神色,想着自己早晚就会知道这个提议,还是忍一忍。
     压下了心中的好奇之后,就听到江枫继续说道:“对于置办儒学,改革科举考试,臣也觉得,此法并不利于大唐的长治久安。”
     这一下子,所有的大臣几乎都明白了。
     自己这些人的提议,怕是没有一个是符合国师的想法的。
     “还请国师指点。”
     房玄龄早就看开了。
     他在这一次提议的时候,就找过杜如晦。
     然而杜如晦似乎早已经预料到了这一次的结果,用他的话说,国师高瞻远瞩,所站的位置,比我们高了不知道多少。
     至于原因。
     大唐也只有三个人知道。
     这三个人,就是当初流落荒岛的大唐皇帝李二陛下、长孙无忌和杜如晦了。
     “儒学的确于治国有益,然则,如今的大唐早已经不是以前的大汉。
     现在的大唐正在快速的发展,我们已经有了很多新的事物,比如,我们有了温室种植技术,可以在冬天种出来绿色的蔬菜。
     我们还有自行车、四轮车,不用牛马,仅仅是人力,就可以快速行走。
     以前坐地日行千里,可能我们不管如何都达不到,然而,现在坐上自行车,就能够一天走几百里,还是可以的吧。
     大唐就出现了这样一个人,单单靠着自行车,从襄城到了江夏,用的时间,比战马还要快。
     请问,这样的发展,是如何来的呢?
     仅仅是读了儒学,就可以打造出来这些事物吗?
     虽然这里面有着我的提议,然而如果没有能工巧匠,能够打造出来精美的自行车?
     科举考试,选拔的是人才,不是书呆子,仅仅是四书五经,难以让这些个学子,掌握更多的知识。”
     江枫对房玄龄说完之后,又对李二陛下说道:“臣以为,大唐建立的不是儒学,而是百家之学,然后再是儒学。”
     仅此一言,就炸开了锅。
     整个朝堂,轰然一片。
     李二陛下伸手,大声道:“肃静!”
     一下子,又安静下来。
     “国师何出此言?”
     江枫解释道:“如今的大唐有了很强大的实力,不再为吃饱和穿暖而发愁。
     那我们要做什么呢?
     其实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一个国家想要长治久安,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所有的百姓都能够读书识字。
     让他们接受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国家,国家便是先有了国,才有家。
     国破而家亡。
     当一个人,从五岁开始蒙学,到七岁开始读书,九岁从百家之中挑选自己喜欢的,十二岁开始学习儒学。
     如此,这一个人,不仅知道四书五经,还能掌握其他的技能和道理。
第七十九章 国师的魄力无人能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