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章 除恶务尽[1/2页]

岳飞再世,武穆称雄 人一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宋徽宗崇宁四年二月初三,酉时正二刻。
     岳飞还在一丝不苟敦促利器战队演练多功能矛第一招,已经渐趋熟练。
     当然只是和一刻之前比,离岳飞的要求,依然还是远远不够。
     不过岳飞也不能着急上火,这种事情要靠功夫磨,心急吃不了热豆粥。
     正因为心情不急,他就有闲情逸致琢磨一下汴梁那边宋徽宗正在干什么。
     根据岳飞对赵佶的了解,那个坐在龙椅上不干皇帝事的家伙肯定没干正事。
     不过赵佶正在干着的事情,在宋徽宗心中来说,正是大得不得了的大事,是最正经的大事。
     因为在这个崇宁四年开头,清除元佑、元符一班佞臣就是关系到宋氏朝廷是否存亡的关键。
     如果岳飞当面对着这赵佶,他一定会骂他你这个猪头,你干的事情等于是自杀!
     即使不说话,他也一定是恨铁不成钢。
     譬如打牌,你手里都是王炸,却让你打得一败涂地,身死国亡。
     你这种打法,纯粹就是用自己的王炸炸光了自己的王炸,你不死谁死?
     不过,岳飞还小,即使当面跳脚骂,赵佶也会不理睬,顶多叫个太监过来,将岳飞扔出去。
     汴梁城皇宫金龙宝殿里面,两个人正在对视,宋徽宗似乎心中发怒,叫蔡京都没有了惯常的热情。
     蔡京则有些犯傻,虽然伴君如伴虎,可是这老虎吃饱喝足,也要消停一阵才对。
     这五百四十二个有名有姓的大臣话不够你吃,不对,还不够你写?总而言之,还不够你撒气?
     蔡京本来就一直跪着,因为要提供名字,所以站了起来,不过不敢全站,勾勒着腰半站。
     一看皇上神色不豫,扑通一声,又跪下了。
     以头触地:“微臣在!陛下有什么问题,老奴有问必答,不敢隐藏半分。”
     “没有大事,要不你站起来回答?”
     “谢陛下隆恩!可是不用!微臣还是跪着吧,省事!不然一会儿再跪,麻烦。”
     宋徽宗道:“既然爱卿愿意跪着,那也随你,朕就是这点好,从不强迫人服从朕,都是自愿。
     “那朕就问你了,为何不见欧阳修、文彦博、司马光等几个魁首?难道是伱看他们文采好,故意网开一面?如果你真这样想的话,朕也能理解,可是你这样私自主张、罔纵罪魁,该当何罪?”
     这就严重了!
     罔纵罪魁起码和罪魁同罪,这罪丢官流放没跑;但是这没完,他更大的罪,是背叛了皇上!
     这个罪一旦给他定谳,砍掉他脑袋都是轻的,估计得灭门九族。
     什么三不杀的其中那条不杀士大夫也不管用了,十不杀也得杀了他!
     心中暗想果然我一头磕下不起来是高瞻远瞩,否则这下又是一个狠的。
     伴君如伴虎,以为什么人都能伴?
     一般人吓也吓死你,岂能如我蔡某人几十年如一日,甘之如饴。
     就说我老蔡这经验,也没谁了。
     幸亏我膝盖上绑了一个铁护膝,不然老胳膊老腿哪容如此摔打?
     这一吓非同小可,平常的灵嘴利舌也搞丢了:“臣该死!臣无罪!臣冤枉……”
     宋徽宗也知道蔡京一般不会犯这种错,不过该吓唬还是绝不嘴软的,否则,如何让他忠心啊。
     “到底怎么回事,如实说来,朕赦你死罪。”
     要不说宋徽宗吃饭的本事还是继承了下来,统治术还是不错的,即使是给人赦罪,都会留下一个把柄。
     只赦你死罪,但是你不让朕满意,朕会让你生不如死。
     “谢主隆恩!那个欧阳修、司马光、文彦博他们一百多人不都在那些碑文上了吗?皇上御笔亲书也。”
     宋微宗突然想起是有这么一回事,既然都上了石碑,就不用重复了,不禁心中一拍脑袋。
     呀,最近后宫活动比较多,牵扯了朕的不少龙马精神,对这些细琐小事没有挂在心上。
     “嗯,朕当然记得,朕这是提醒你,不要忽略任何奸人,一定要除恶务尽!”
     蔡京腿一软,又是一头磕在地上,这个头特别够分量,估计得出血,但是他可不敢伸手去摸。
     口中颂赞皇上英明:“谢主隆恩!皇上明烛高悬,洞察幽暗,微臣得以清白,都是皇上的恩典。”
     宋徽宗心道:“你这老家伙倒会找机会摘清自己,不过我没有打算这么容易就放过你。”
     “那你说说,朕写的那个碑文有多少人,都是谁?朕要和现在这个名册对照,朕做事一贯一丝不苟。”
     蔡京更是松了一口气,那些人老夫倒背如流!
     原因就是那些人都是和老夫作对的,之前总是想要对付他们,所以名字都反复揣摩了如指掌,焉能忘记?
     “谢陛下!微臣就给陛下复述一遍。
     他们一共一百二十人呢,其中共有文臣执政官二十四人每个人都有个令人厌恶的名字,微臣复述如下。
     “第一个是文彦博,还有吕公着、司马光、安焘、吕大防、刘挚、范纯仁、韩忠彦、王珪、梁焘共十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微臣跟陛下说,为首这是人是元佑党籍官员的魁首,所有的坏事都是他们挑动起来。
     如果当时有陛下如同现在的快刀斩乱麻,也没有这些余党跟随他们,给庙堂添乱。
     所以陛下一定要坚持使用雷霆手段,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宋徽宗在哪里合着眼倾听,说了一声:“甚好。”
     接着蔡京有述说了其它人的名字,统共二十四人,
     宋徽宗颔首,说:“不过二十多人,翻不起大浪,统统打入逆臣,永不叙用“
     蔡京道:”陛下英明!那些人倚老卖老,实在时祸根,即使要斩尽杀绝,免得留下后患。”
     稍后,不见徽宗继续斥责他们,蔡京才继续下去。
     蔡京说:“陛下,接着微臣要说的就是第二类匪人,这波共有待制以上官员三十五人,在他们得势之际,也都不可一世,令人厌烦。
     “其中比较有名的包括苏轼、范祖禹、王钦臣、姚勔、顾监、赵君锡、马默、王汾、孔文仲、朱光庭等十人,下面的二十五人是吕希纯……”
     就这样,蔡京又给二十人点了名,亏他那么大年龄,记忆力还不错,竟然没有一个说错的。
     最后蔡京又说:“还有丰稷、谢文瓘、邹浩、张舜民等五人,一共是三十五人,哎呀,说了一次这么多奸臣的名字,我都快昏倒了。
     “如此算来,文臣执政官和待制以上官等高官一共有五十九人。
     “接着就是那些职位不高但是位置重要的官员,称为余官,共有余官四十八人。
     “他们虽然官小位微,不足挂齿,但是很跳,有的时候反而更令人讨厌。”
     徽宗教训蔡京说:“蔡爱卿,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千里溃堤,毁于蚁穴,小恶不除,必酿大祸!你将他们一一道来,斩草除根,当然要趁早小手。”
     蔡京心里暗暗吃惊。
     这皇上虽然只有二十二岁,可是在心狠方面,还真够老道!
     这不是应该老蔡这样的年龄才该有的狠辣吗?
     既然君心不可测,老蔡你可要小心了。
     陛下要动手,趁早自然很好,但是也没说对老的不动手是吧?
     快刀斩乱麻,哪管年龄大!
     心中惊悚,不由降低了声调:“启禀陛下,这些不太显着的逆臣包括颐、谢良佐、吕希哲、吕希绩、晁补之、黄庭坚、毕仲游、常安民、孔平仲、司马康等十人,还有……”
     突然,宋徽宗插话:“慢着!朕才将这些名字和他们做的恶联系起来!这要搞搞清楚,那个程颐就是道学程颐是吧?”
     蔡京心中微微吃惊,要说这里面唯一他向帮一把的,就是这个程颐,理学大家。
     而且他也知道,这程颐并非是反对变法,他只是觉得事情不够理想。
     “对,就是他,陛下对他有什么特别旨意?”
     徽宗沉吟了一下说:“是他就好!你给朕警告于他,朕才是道君,明白大道至理,所行天道人心。他要按照朕的标准去解释天道,而不是朕要按照他说的天道去说去做。”
     蔡京暗暗掉了一下魂,这事非同小可,这个程颐不能碰!
     不知可否的答应下来,继续叙述他的名单。
     幸亏这位皇上干什么事情没有长性。
     接着蔡京有一一点了许多官佐的名字,还不能太快,徽宗在认真听着呢。
     再说道陈瓘、秦观、李格非、陈佑、任伯雨等人的时候,徽宗都多看了蔡京一样,吓的蔡京都乱了节奏。
     幸亏徽宗也就看了一样,没有后续动作。
     最后,蔡京说:“还有吴俦、吕仲甫、刘当时、马琮、陈彦默、刘昱、鲁君贶、韩跋等八人。余官总数共有四十八人,和前面的执政官、待制官加在一起,共有一百零七人。”
     徽宗问道:“没了?”
     蔡京摇了摇头:“还有一些小人物,不足挂齿,不过还是和陛下提下。
     “另外还有内臣八人,他们是张士良、鲁焘、赵约、谭裔、王偁、杨韶、陈询、张琳、裴彦臣。”
     “停!”
     宋徽宗突然叫了一声。
    &

第21章 除恶务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