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七十九章 司花令之秋风词[1/2页]

与君何相思 羽殇离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三五七言?/?秋风词
     唐?·?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题记
     禾菱歌和鲜于林逸只送出了两只摧花鼓。心情大好之下决定还是先缓缓气,路过某地之时恰好听有戏折子唱《十二花神记》
     民间传说的那十二花神,和他们之前接触的是不一样的:
     一月兰花神屈原,他亲手在家“滋兰九畹,树蕙百亩”,把爱国热情寄托于兰花,并赞兰花“幽而有芳”。
     且常身佩兰花,故后人把兰花视为“花中君子”和“国香”,把兰花作为高尚气节和纯真友谊的象征。
     二月梅花神林逋?他终生无官、无妻、无子,隐居西湖孤山,植梅为妻,畜鹤为子。
     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句,被赞为神来之笔。
     梅花被誉为“国魂”和“花魁”,把它视为敢为天下先优秀品德的象征。
     三月桃花神皮日休?他在《桃花赋》,赞扬桃花为“艳中之艳,花中之花”,
     并以古代许多美人作比拟,使人见了桃花,犹如见到美人。由此桃花常被作为吉祥美好、美满爱情的象征。
     四月牡丹花神欧阳修?他遍历洛阳城中十九个花园,寻觅牡丹佳品,写有我国第一部栽培牡丹的书《洛阳牡丹记》。
     牡丹花朵硕大,花容端丽,素有“花中王”之称,后人把它作为“繁荣富强,和平幸福”的象征。
     五月芍药花神苏东坡?他赞“扬州芍药为天下之冠”,任扬州太守时,看到官方举办“万花会”,损害芍药,滋扰百姓,便下令废除“万花会”,
     受到百姓拥护。芍药是表示相互的爱情和友谊的象征。
     六月石榴花神江淹?他写《石榴颂》云:“美木艳树,谁望谁待?……照烈泉石,芳披山海。奇丽不移,霜雪空改。”
     石榴“千房同膜,十子如一”,成熟后微微绽开一点红唇儿,笑向人间,所以人们常以石榴作礼品,祝其子孙发达、前程无量。
     七月荷花神周敦颐?他的散文《爱莲说》高度赞扬荷花品种: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花成为廉洁清正,不同流合污的道理规范的化身。
     八月紫薇花神杨万里?他咏紫薇云:“谁道花无百日红,紫薇长放半年花。”道出了紫薇优于百花的特色。
     九月桂花神洪适?他对桂花情真意切,咏诗道:“风流直欲占秋光,叶底深藏粟蕊黄。
     共道幽香闻十里,绝如芳誉亘千乡。”我国人民向来用桂花表示友好、和平和吉祥如意,青年男女则以桂花表示爱慕之情。
     十月芙蓉花神范成大?晚年居故里苏州,随地就势筑亭建榭,遍种芙蓉,写有《携家石湖拒霜》、《窗前木芙蓉》
     等赞美芙蓉,后人谓芙蓉二妙:美在照水,德在拒霜。民间视其为夫妻团圆之物。
     十一月菊花神陶潜?弃官归隐庐山后,种菊吟诗自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第一位颂扬菊花为“霜下杰”的人。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菊花已成为坚不可摧充满生命活力的象征。
     十二月水仙花神高似?孙他写的水仙花前赋后赋千余言,把水仙花描写得十分美丽可爱。
     这十二花神说的就是他们的故事,正在他们看戏看的出神时,突然听到一个女子在他们耳畔说:
     “帮我杀了萧家十三郎,我就跟你们回万花仙谷。”
     抬眼看去,原来是一个穿着鹅黄色衣衫的女子。她一靠近,那只代表着迎春花神的摧花鼓,就自动奏响。
     不用问,这就是迎春花神了。和其他两个不一样,这位出生在立春的花神,竟然是已经提前觉醒等着他们来的。
     更让他们诧异的,是她竟然主动要求让他们去杀萧家十三郎。迎春花神,就跟他们讲了他们的故事——
     那是一处陡峭的崖壁,孑然承受着风的狂浪,青丝乱舞,在空中抓不住虚无。
     她一袭黑色衣裙,站在岌岌可危的崖边,眸子里铺满冰霜,像冬日里最寒最冷的那一天的雪。
     她缓慢的伸出双手,手心有一玉石镯子,玲珑剔透,冰冷如雪。
     尔后玉镯已悬空,空气中传来一阵轻轻的破碎声,她轻轻的闭上眸子。
     是夜,泼墨似的天黑的深沉,篝火兹兹的声音扰着入睡的野花。
第一百七十九章 司花令之秋风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