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章 冯家父子[1/2页]

唐侯 麋九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冯家,冯盎书房。
     “孩儿问:‘家父想听听霍兄弟的建议,我冯家是独占七成为好?还是再找一家合作为好?
     霍弘言:‘暂时先独自经营,想必朝中的事冯兄也听说了,等大局稳定再说。
     江南世家的分量太轻,岭南较有实力的几家没必要,他们在整个大唐的分量可以忽略。
     世家还是算了吧,朝廷对世家的态度可不怎么友好,还是躲远一点。
     孩儿追问道:‘那霍兄弟你的意见是……
     霍弘说‘避开老臣——当今陛下的心腹!绕开文官行列!找一个武将勋贵!或者直接找皇室!
     阿耶,孩儿与霍弘的对答便是如此。”冯智戴乖巧的站在一旁一字不差的将两人今日的对话内容转述。
     冯盎听完沉默许久,感慨道:“此子若不半路夭折,其青史荣光,绝不亚于汉武帝时冠军、博陆二侯。”
     “阿耶,您太看得起霍弘了吧?冠军侯霍去病何等功绩?博陆侯霍光又是何等人物?
     霍弘虽有早智,但岂能比肩霍氏双侯?
     勇冠三军的冠军侯不提,就说谨小慎微的博陆侯,侍奉汉武帝二十余载,从未出错,之后权倾朝野!废立皇帝!更是促就了昭宣之治!
     岂是霍弘一黄口小二可比?”冯智戴诧异反驳道。
     冯盎摇头说道:“见微知着!若非我提前刻意嘱咐,今日你怕是无功而返!
     霍弘告知的答案,你可听明白其中的暗意?”
     “江南世家和岭南大家族以及世家本就不在我们计划的合作行列当中。
     而我们刚刚投降大唐,在朝中并无关系,暂等两年也是我们的谋划。
     很浅显的一点见识而已!”此时此刻的冯智戴完美的诠释了听见别人家的孩子时会有的表现。
     冯盎心中并未不满儿子的比较之心,道:“不要忘了,霍弘今年多大!
     而且你可能没有过多关注他的一句话,‘等大局稳定!
     这说的什么?说的是太子和秦王的夺嫡!
     而之后又附加了避开如今陛下的老臣。
     暗意很明显,不看好太子李建成,且猜测夺嫡之争,近两年便会落下帷幕。
     而秦王登基,陛下的老臣和太子一系的大臣,或许不会被清洗,但势必会受到严重的打压。
     而其中的不选文官勋贵,表面上看,是我手握兵权、避免文武之争的意思。
     但你仔细去看秦王府的几位文官学士,哪个不是世家出身?
     虽无五姓七望出身,却皆为名扬天下的大族。
     再进一步的深意,就是世家与儒家极其深厚的渊源。
     也就是说,不要牵扯到儒家和农家等诸子百家的争锋当中。
     最后点明的武将勋贵或皇室,更是暗意十足。
     因为我的兵权和履历,世人自然而然的将我划入了武将、兵家。
     与根本利益相同的武将勋贵抱团,避免儒家与诸子百家的针对。
     而能与我冯家合作,至少也得是郡公之爵。
     末尾的皇室之说,则是暗指秦王心腹大将!
     如此,筛选下来的寥寥几人,又要愿与我冯家合作!
     可供我冯家选择的目标,不足一手之数!
     还有一点,是我苦思许久才想明白的——借太子、秦王之争,说挑选合作之人时,观察其后代子孙品行如何!”
     冯智戴楞楞的说道:“霍弘说的有这么多吗?他怎么就知道秦王一定会赢?”
     “你若是不信,可以前去试探一番。老夫也想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霍弘此子,是否真的如此妖孽?”冯盎淡笑道。
     “阿耶,孩儿说谁才能达到目的?”冯智戴直接问道。
     “就按他说的,挑几个武将中的国公!呵呵呵呵……”冯盎说着说着忽然嘲讽大声起来。
     冯智戴蒙圈道:“阿耶为何发笑?”
     “太子可能真不行!如今朝堂中的武将,基本都有在秦王麾下听令的过往。
     其中封爵国公,且真俱才干者,太子麾下一时间竟想不出几人来?
    &n

第17章 冯家父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