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章 争论[2/2页]

移民全球 陈健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得,骂也骂不得,总不能因为这点事抄鱿鱼吧!最后皇帝也只有举手投降了。
     他们就是一群貔貅,贪得无厌。
     所以说历史学家们研究来研究去,说什么?明亡于这个这个原因那个原因,其实最大的原因就是亡在这帮读书人和官僚身上。
     他们是一个庞大的利益整体,他们不交商业税,不交农业税,所有的税收都是平头老百姓来承担。
     而平头老百姓又没有土地,基本上都是他们的佃户,越到后面税收越少,国家也就没钱了,所以明朝完蛋了,就这么简单。
     秀才还在那里喋喋不休,陈远宏心里有些烦闷,一股心火直窜脑门,他劈头盖脸问道,这个国家谁的土地最多?
     秀才随口说道,皇帝。这个寨子里的所有人,在山外都是没有一寸土地的流民,您在山外是有土地的。
     而我们的土地是谁拿走的?不是皇帝吧,说话可不能这么空口白牙,黑白颠倒吧。
     您既然不愿意说出来,那我来替你说说,金举人,银进士。
     只要你们考上了举人进士,就会怂恿族人,乡里人,把土地投献到你们的名下,因为不用交税,顺便把这些土地慢慢的变成自己的。
     徐阶徐阁老,您应该不陌生,他们家有多少土地?四十万亩啊。
     这些土地怎么来的?要不然老师给我说说呗,秀才平静的说道,那你给我说说天下各地藩王的土地。
     那老师,我们来算一笔账,国朝到现在二百余年。
     积累了多少缙绅,官宦,举人进士,这些人的人数,和各地藩王的人数哪一个多,您应该比我清楚。
     现在全国绝大部分土地,都落入到了你们这个团体的手里。
     土地是什么?土地是一切的根本,粮食,布匹,丝绸,矿山,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土地产出来的。
     而当一个国家的土地,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时候,这个国家离完蛋也不会太远了。
     国朝的人口每年都在增加,您给算算,从开国到现在,国家有多少人口?有差不多三万万了吧。
     而以现在的田地产出,能养活这么多人吗?就算能养活,你们愿意养活吗?
     既然不愿意养活,那就只有让他们互相争斗,互相残杀了,向养蛊那样,最后死的差不多了,你们再出来收拾残局。
     即使收拾不了残局,最多不过换一个皇帝而已,换一个朝代,土地还是你们的,所有的规矩不变。
     所以最后的赢家终究是你们,你们真聪明呢,真残忍哪,真的很阴毒啊。
     连我们的老祖宗都明白的道理,土地不够了就出去抢。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们就不懂呢?
     因为如果土地多到人人都可以分,那谁还来帮你们种地呀?你们那么多土地可怎么办呢?
     所以你们讨厌对外打仗,一提打仗,就跟要杀你们全家,挖你们家祖坟似的。
     什么仁义之师啊,什么不征之国啊?什么糜费钱粮啊,所有的道理都来了。
     国家缺钱吗?根本就不缺,每年大量的海外贸易,这个世界上所有国家的白银,都哗哗的流向了你们的口袋。
     每年几百万两有些年景甚至上千万两,你们又把挣来的银子,埋在地窖里,钱这个东西,你不花不流动起来就没有价值。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来自于你们的土地,你们不需要花钱。反而需要把土地里产出的东西,卖出去换银子。
     而帮你们种地的农民一无所有,国家又收不到税,上下都穷,只有中间的你们,拥有一切。
     其实你们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主宰,你这些歪理邪说都是从哪里听来的?你不过才是个十岁的小孩吧。
     我师傅闯荡江湖三十年,他结交的人里面形形色色的人都有。
     秀才点点头,勉强认可了这种说法,你说了这么多,究竟想说明什么呢?
     我在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帮老百姓出去抢土地,让他们有地可分,有地可种。
     毕竟人太多了,再不跨出这一步,这个国家迟早要爆炸。而且还能帮你们把钱花出去,变成更多的钱,大家都皆大欢喜。
     您知道吗?万里之遥的蛮夷之地,就是那些红毛夷人的国家,有些国家比一个县城大不了多少。
     这就是一群强盗,他们没有礼仪廉耻,也不懂礼义廉耻。
     他们唯一能懂的就是杀人抢劫。抢劫不了的国家,他们就做生意,能抢劫的国家,他们就抢劫。
     而且什么都抢,金银财宝,矿山,人口。他们在国外控制的土地,比本国大几百倍,甚至上千倍。
     用抢来的人口帮他们种地,做工,挑拨他们和本地土着的关系,让他们自相残杀,到最后没有利用价值了,再把他们杀光。
     然后再把本国的老百姓,迁徙到这些土地上来,接收这些胜利的果实,就这样,财富是他们的,土地也变成他们的了。
     秀才死死的盯着陈远宏,也不知道他心里面在想些什么。
     片刻后,秀才起身,对他说道,跟我去书房。指着书桌上的笔墨纸砚说道,写几个字让我瞧瞧,让我看看你在这半年里,字练的怎么样了?
     陈远宏走到书桌旁,凝神悬腕。神情肃穆的写下了八个字,‘审时度势,侯机而动。
     秀才咋咋嘴,双眼微眯,神情肃穆的对他说道。
     今天这席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以后千万不要在旁人面前提起,否则必有杀身之祸,话说祸从口出啊,切记切记,你先回去吧。
    喜欢。
  

第六章 争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