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一十九章 斩将夺旗(三)[1/2页]

移民全球 陈健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说起这场惨烈的围城之战,就不得不提到两个人。
     这两个人就是贵州巡抚李枟和巡按御史史永安。
     正是这两人带领贵阳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保卫战。
     最终使贵阳城没有陷落,不至于使黔、滇糜烂到不可收拾。
     安邦彦此人素怀异志,为人城府深沉,狡诈多智。
     他为响应奢崇明的行动,实现自己称雄一方的宿愿。
     安邦彦亲赴省城巡抚官邸拜见李枟曰:“吾与奢氏有仇隙,愿发己兵剿永宁以自效。”
     李枟知其心怀叵测,一笑而过,谢绝其要求。
     安邦彦碰了软钉子,返回大方后积极策划反明事宜。
     虽然李枟与史永安多次向朝廷告急,朝廷亦催促王三善驰援贵阳。
     然而王三善却呆在湖南沅州,调兵集粮,迟迟不到任。
     贵阳的防卫及粮储令人堪忧,“城中兵不足三千,仓库空虚”。
     为了改变困境,李枟与巡按御史史永安采取了两项对策。
     一,扩军备战,以应危局,为此“募兵四千;储米二万石;治战守具”。
     并向云南、湖广借贷四万余两白银。
     二,为了粉碎奢崇明向贵州的进攻和渗透,特派遣总兵张彦芳、都司许成名、黄运清等率兵援川。
     此时,安邦彦挟持其侄——水西宣慰使安位起兵反明。
     在水西四十八目及他部头目安邦俊、陈其愚等人的响应下。
     安邦彦亲统水西军十万东渡六广河,进围省城贵阳。
     张彦芳、黄运清率兵驰援,曾在新添大败水西军。
     然而安邦彦毕竟不是等闲之辈。
     他授意部属诱敌深入,然后在龙里城全歼。
     如果不能全歼,就让出一条道路,让那些残兵败将逃入贵阳,去消耗城中有限的存粮。
     果然不出所料,张、黄二人在龙里惨败后,按照安邦彦安排好的路线逃入贵阳。
     副总兵徐时逢、参将范仲仁领兵增援。
     在新添瓮城河被叛军打败,贵阳援绝粮断。
     二月初九日,安邦彦率军包围贵阳。
     声称破辰(辰州)常(常德),下荆州,直抵中原。
     宝庆、靖州一带为之震动。
     当时很多官员赴京述职,而总兵张彦芳又新败,另外一路也败了。
     都司黄运清又远在遵义,即便是来了,恐怕也是一个失败的下场。
     鉴于城中文武官员无几人的严酷现实,经过深思熟虑。
     李枟将守军分为五支,令提学佥事刘锡元及参议邵应祯、都司刘嘉言、原副总兵刘岳分御四门。
     自己防守首当其冲的北门——柔远门。
     史永安则守谯楼,密切注视城外敌人的动向,观察城内街巷的治状况,以防内外勾结,乱从内起。与此同时,城内的民众为生存计,也组织动员起来,分片据守。
     在围城的日子里,为了保护自身的财产生命,贵阳士绅民众组织起来,团结在李枟的周围。
     原四川参政潘润民正在贵阳人家中闲居,这位致仕官员面对安邦彦的围城。
     他“输银千两助饷,佐文武官吏巡守,日率励士民······北城雉堞不修,润

第三百一十九章 斩将夺旗(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