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百六十四章 我们的航路(二十)[2/2页]

移民全球 陈健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依照这条分割线来看的话,F律宾、香料群岛、天朝乃至倭国列岛,都属于葡萄牙的开拓范围。
     就这条“新J皇子W线”位置来说,西班牙貌似是吃了大亏。
     讽刺的是,西班牙愿意“吃亏”,不是因为他们太弱,而恰恰是因为太强。
     如果说19世纪是属于英国的话,那么16世纪的世界,最强者则是西班牙。
     “日不落D国”的桂冠,最早也是指向西班牙。
     西班牙在欧州取得B权的标志,是1519年,西班牙国王C理一S,当选为“S圣罗M帝G”皇帝(即C理五S)。
     要知道,S圣罗M帝G法理上的范围,从德意志一直延伸到意大利半岛北部。
     对西班牙在德意志、意大利渗透最为不满的,当属法国了。
     在通过百年战争,迫使英国放弃在欧州大陆的领地后,法国认为自己才是欧陆当仁不让的王者。
     以这一事件为导火索,此后40年间,西班牙和法国一共发生了6次战争,直到1559年才算终结。
     几乎欧州所有国家,都或多或少卷入了西、法争霸的战争中。
     为了取得胜利,法国甚至几度和奥斯曼帝国结盟。
     如果欧州即是世界的话,西班牙和法国的争霸战争,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第一次世J大战。
     或者说第一次“欧州Z争”了,就象一战又被称为“欧Z”一样。
     在欧州人看来,只有在欧州取得了霸权,才算真正站上了人生颠峰。
     至于那些海外殖民地,不过是随时可以用来交换的筹码罢了。
     就象19世纪的法国和俄G,为了欧洲战事,会将自己在北美的殖民地,卖给米国一样。
     反而是英国、葡萄牙这种自知在地缘政治上,无力争夺欧陆霸权的国家,会将海洋利益放在首位。
     将整个亚州的利益让渡给葡萄牙后,西班牙得到了35万达卡金币。
     当时通用的国际代币,由威尼斯发行,发的补偿款,以用于弥补对法战争的开销。
     即使不去仔细研究当时的购买力,大家应该也感受到这是一笔巨款。
     然而这并不代表,西班牙就此放弃了F律宾。
     F律宾在条约中的定位,实际是处于很模糊的状态。
     当时并没有人特别在意F律宾问题,双方争夺的焦点,是能够产生巨额经济利益的,香料群岛的归属权。
     西班牙在亚州埋下的伏笔,可以从东经144度经线的选择看出来。
     决定这条“新J皇子W线”位置的原因,并不在香料群岛或者说F律宾群岛,而在于关D。
     如果大家在地图上划出这条线来,就会发现关D,恰好位于这条分割线的东侧。
     以后世的地缘Z治格局套用的话,相当于西班牙人暂时放弃了第一岛L,而保有了在第二岛L上的跳板。
     事实上,在最初的协议中,双方商定的分割线,本来是在134度线的。
     不过无论哪条经线,客观上都意味着,西班牙暂时放弃F律宾和香料群岛。
     为了从葡萄牙人那里获得更多的补偿,只要不把关D划过去,西班牙并不在乎再多让出一点海域。
    喜欢。
  

第五百六十四章 我们的航路(二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