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百九十章 我们的航路(四十六)[1/2页]

移民全球 陈健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赤嵌地区的这次流血行动,让荷兰人意识到了,在这一地区构筑军事据点的必要性。
     最起码在下一次内部危机到来之时,定居于此的荷兰人,能够第一时间受到保护。
     这座构筑于1653年的新城堡,就是我刚才提到的“赤嵌城”,荷兰人将之称为“普罗民遮城”意为“省城”。
     可以这样说,如果荷兰人在大员的统治,能够一直延续下来,随着大员地区的天朝移民越来越多。
     并且开发越来越深入,类似赤嵌城这样,用以控制内部局势的军政中心,将会越来越多。
     只不过,荷兰人无论如何没有想到,他们会那么快失去大员。
     更没有想到,赤嵌城这个用来内控的军事据点,会在明郑大军来袭的第一天就变成了前线。
     由于热兰遮城才是荷兰人的防御重心,大部分军力和物资亦囤积于此。
     身处赤嵌城只有大约400人,其中士兵仅百人。
     期间热兰遮城的守军,虽然试图派出一支200人的援军增援。
     但在明郑军队的阻击之下,只有大约50人进入了城内。
     最大的问题在于,这座城堡,固然让身处赤嵌地区的荷兰人,及时受到了保护。
     但战略准备不足的赤嵌城内只有5、6天的粮食储备,并且很快被明郑方面,切断了通往城内的水源。
     在这种情况下,仅仅坚守了4天,赤嵌城守军便不得不出城投降。
     至此,热兰遮城彻底成为了一座孤城。
     赤嵌城与热兰遮城两座古堡所在地,后世都属于T南市区的一部分,二者间的直线距离仅4000多米。
     在明郑大军攻岛之时,不仅以“大员岛”为首的七外鲲身已然连为一体,鲲身与大陆之间的沙洲,在低潮期时也已露出水面。
     这使得,明郑大军除了强行在大员岛登陆以外,还能够沿陆路,在热兰遮城与赤嵌城之间调遣兵力。
     配合停泊在大员水道两侧的船只,以及在北线尾岛登陆,移动到大员水道北侧的军队,郑C功很快便完成了对整个热兰遮城包围工作。
     荷兰人唯一的机会,在于争取更多的时间,等待外部增援。
     与赤嵌城不同的是,一直作为防御重心的热兰遮城,物资储备一直较为充分,并且守备更强。
     与之相比,郑C功要想为人的军队提供给养,是十分困难的。
     粮食其实一直是郑C功军队最大的短板,毕竟仙洲、鹭岛这两个小岛,是完全没有能力养活数万军队的。
     在抗清过程中,郑军的很多军事行动,本质都是围绕着,获取给养这一目标来进行的。
     因此在攻岛一役中,郑C功本希望能够通过奇袭鹿耳门,迫使荷兰人尽早投降。
     在防御战中,坚壁清野一直有效,甚至必要的战略之一。
     在通过在岛上同胞的异动,预感到郑C功可能来袭的1660年3月之时,荷兰人其实已经有过坚壁清野的做法了。
     除了将当地同胞首领,集中于热兰遮城内监控以外,荷兰人甚至将城外尚未收割的稻谷付之一炬,以免为郑军所利用。
     虽然直到一年后明郑大

第五百九十章 我们的航路(四十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