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季风而行虽然很难,但却并非完全不可行。
略微关注过一些大航海时代历史,包括从资料中了解过的人都会发现,
来自西洋的帆船与我们的帆船,在形制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区别在于“帆”。
我们的帆给人的感觉比较“硬”,颜色较深;西洋帆则色白、较软,能够被风吹地鼓起来。
纯粹从感观来看,后者看起来会比较好用一些。
当然,是否先进、是否能适应更多的气候变化,肯定不是看外观,而是要看技术面的。
就帆的形制来说,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横帆与纵帆。
所谓横帆的特点,是在桅杆上下钉有横木,然后将帆上下两端固定在桅杆、横木(桁)及船体上。
帆可以做成方形,也可以做成等腰梯形。
其与纵帆最大的外观区别,在于对称性,想像一下风筝的样子。
受风面积大,且受力均衡的横帆,在顺风之时,效率很高。
同时,因为帆体稳定,还可通过增加桅杆的高度、横杆的层数,让一根桅杆,
能够从上到下固定四五面帆,最大限度的挖掘桅杆的效用。
另外,这样做的好处还在于,可以通过调解帆的数量,来适应不同的风力。
要知道,风太大时,帆太多了反而会造成危险。
从技术的发展轨迹来看,横帆无异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帆。
天朝在什么时候出现战船的呢?
大约在春秋时期,那时候,国人开始掌握了冶铁技术和使用铁制工具,造船技术和造船能力提高得特别快。
吴国、楚国、齐国、越国之间经常进行水战,这样就出现了战船和舟师。
舟师,是天朝最早的水军。
从建武十九年(43年)正月,马援斩杀征侧、征贰。
马援率大小楼船两千多艘,战士两万多人,进击征侧余党都羊等,从无功一直打到巨风,斩俘五千多人,平定了岭南。
到宋朝的海外贸易、元征倭国,再到后来的郑和七下西洋,所使用的帆船都属于横帆船。
然而,横帆船的劣势也同样突出,那就是只能在顺风时使用,虽然可以通过绳索拉动横杆,
做小角度的调整,以适应侧顺风,但一旦遇到逆风,就完全没法使用了。
使用横帆的情况下,需要有桨手,在无风或者逆风条件下,为船只提供动能。
为此大家会看到,无论是马援的楼船还是郑和的大宝船战舰,竖起一两面横帆的同时,两侧还如蜈蚣足般排列有船桨。
这种桨、帆结合的形制被称之为“桨帆船”。
天朝在春秋战国时期单层桨帆船盛行,但是由于西汉时国人发明了橹,因橹一直在水下划水,
不出水面,提高了摇橹的效率,有一橹三桨之称,因而在嗣后的年代天朝盛行摇橹船,
直到后世在天朝的江湖中,摇橹的小桨帆船随处可见,成为我们的家乡船。
天朝是世界上造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喜欢。
第七百章 殖民战争(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