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百零九章 殖民战争(十)[2/2页]

移民全球 陈健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马埃,本地治里为首府。
     参考X港和A门,这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天朝的存在,印度行政区划中,这一奇特现象也就很好理解了。
     在葡属印度当中,最为着名的并不是达曼、第乌,也不是最先“投入”葡萄牙怀抱的柯钦,而是位于马拉巴海岸北部的“果阿”。
     基于位置原因,果阿长久以来,一直是南德干地区,印度教王朝“毗奢耶那伽罗”,与北德干绿教政权“巴赫曼尼”的争夺焦点。
     这使得果阿的控制权,经常在二者之间转移。
     公元1469年,果阿的控制权,再次转向了绿教徒一方。
     不过,葡萄牙人登陆印度之时,情况开始对绿教徒一方不利。
     盛极而衰的巴赫曼尼苏丹国,开始分裂为5个独立邦国。
     这不仅对南方的印度J政权来说,是个向北延伸控制力的好机会,更让葡萄牙人看到了,控制果阿的机会。
     取得了第乌海战的胜利后,葡萄牙人旋即将兵锋指向了,这个印度西海岸的枢纽点(公元1510年)。
     在经历过两次围攻战后,葡萄牙人终于得到了果阿旧城,并将之打造成为了葡属印度的首都。
     顺便说下,作为全球殖民时代的先驱,葡萄牙人在放弃海外殖民地方面,却也是最为顽固的,比如:A门是最后一个放弃的殖民地。
     与印度D立之时,法国便向印度方面,移交了殖民地不同的是,印度方面直到20世纪61年底,
     才不得不通过战争,即果阿战争,从葡萄牙人手中收复果阿、达曼、第乌三地。
     初时3块原葡萄牙殖民地,一如“本地治里”一样,合成了一个中央直辖区,以至于葡属印度之名,有时也直接指向果阿。
     不过,在1987年,果阿被剥离出来,成为印度第25个邦,也是面积最小的一个。
     葡萄牙在海外殖民地的顽固,部分底气在于他的本土化策略。
     前面我解读过,为了弥补人口不足,葡萄牙鼓励出海的男性,与当地妇女通婚,并由此形成一个,享有特权的混血葡人阶层。
     TZ教的传播,是葡萄牙人渗透当地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这一点,在果阿显得尤为明显。
     果阿的统治稳定后,葡萄牙人于公元1560年,开始在果阿成立宗J裁判所,包括印度J、绿教在内的“Y端”宗J,都被明令禁止。
     及至19世纪初,宗J裁判所取消之时,TZ教已经在果阿,占据了绝对优势。
     不过,随着宗J禁令的取消,以及印度的“光复”,很多原本基于利益,皈依TZ教的印度人,又恢复了印度J信仰。
     后世果阿的印度J徒,比例已经占据了23,但30%的TZ教徒比例,仍然使之成为印度,重要的TZ教中心。
     尽管葡萄牙人在殖民地的统治上,做出了诸多努力,也有了如果阿这样的稳固基地,
     但在印度这种,本地人口占据绝对优势,并且有自己成熟文明体系的区域,能够做到这点的,
     毕竟只有少数几个点,其军力也不可能,做到控制所有沿海港口。
    喜欢。
  

第七百零九章 殖民战争(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