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百零十二章 殖民战争(十三)[2/2页]

移民全球 陈健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最近的一次,就是安南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那次入侵了。
     值得庆幸的是,当时的世界地缘Z治舞台,正发生着一次重大变化,退无可退的J埔寨,得到了来自天朝的援手。
     投桃报李,在关乎天朝海洋战略的nan海问题上,J埔寨一直是天朝最坚守的支持者。
     一切一切,都那么符合远交近攻的外交逻辑。
     现在,大家基本搞清的J埔寨的情况。
     接下来,能够真正对马来地区,构成威胁的“暹罗王国”,将正式登上地缘政Z舞台。
     中南半岛所有国家,都在湄公河流域拥有领土。
     但从地缘层面看,只有领土范围几乎全在湄公河流域的J埔寨,除沿海部分,N挝才算是真正的“湄公河国家”。
     大家要知道,湄公河一名,只是中南半岛国家的叫法,在天朝被称之为“澜沧江”。
     这条大河发源天朝的qing海,再经由西南的横断山脉流入中南半岛。
     由于澜沧江流域深入高山纵谷之中,它本身所滋养的人口数量,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换句话说,这条亚洲第三大河流,在天朝乃至西南的地缘Z治史中,影响力并不算大。
     不过,横断山脉所收集的巨量降水,如果能够被控制起来,显然将对下游的湄公河国家造成影响。
     虽然,在技术有限的古代,这一地缘影响力可以忽略不计,但在工业化之后,情况则大有不同了,技术影响地缘关系的典型。
     一个例子是在21世纪,湄公河流域因厄尔尼诺现象,导致严重的旱灾。
     天朝主动开闸放水两周,以缓解湄公河平原的灾情。
     除了水量的分配、调节以外,一条能够通航的河流,还能够在人流、物流两方面,正面影响相关国家的关系。
     以侦破7名天朝船员遇害的“湄公河惨案”为契机,我们与中南半岛相关国家,大力推进的“澜湄合作”机制,
     目的就是依托湄公河航运,在地区经济、安全两方面,进一步拉近相关国家的地缘关系。
     刚才所说的放水之举,就是天朝积极推进这一合作机制的努力之一。
     当然,“水可载舟即可覆舟”,澜沧江之水,在能带来合作双赢前景的背后,所隐藏的战略威慑力,也是不言而喻的。
     从这两方面来说,N挝、J埔寨两个完全的湄公河国家,如果跟我们在战略层面走的跟近,并不会让人感到奇怪。
     相比之下,虽然在湄公河流域也拥有大量领土,如呵叻盆地的T国,对湄公河的地缘依赖性,就没那么大了。
     因为T国的崛起及核心之地,并不在湄公河,而是在与之相邻的湄南河。
     与中南半岛其它主要河流,如:安南的红河、M甸的伊诺瓦底江、萨尔温江(怒江)的境外发源不同,
     发源于泰北山地的湄南河,是一条完完全全的T国河流。
     这一地理特点,决定了T国在地缘Z治上的选择,将拥有更多的自主空间。
    喜欢。
  

第七百零十二章 殖民战争(十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