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百七十章 神赐之地(四十三)[2/2页]

移民全球 陈健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局者出现。
     整个战争期间,巴拉圭不仅没有办法从外部获得资源,甚至出现了英国人提供借贷和武器,帮助“三国同盟”的局面。
     当我把这一切呈现在大家面前,还有谁会认为最终的胜利,会属于巴拉圭呢?
     毫无疑问,面对“三国同盟”的巴拉圭,是这场战争的最大的输家。
     战争中损失的人口,可以通过时间来恢复,但失去的领土再想拿回来,那就就千难万难了。
     既然巴拉圭败局已定,那我接下来就把目光,放在具体的领土问题上,看看谁成为了,这场战争的最大受益者。
     首先,整个战争的导火索“乌拉圭”,在领土上并没有任何变化。
     当然,巴西和阿根廷人,也可以告诉乌拉圭人,如果不是他们出手,乌拉圭已经成为了“大巴拉圭”的一部分,
     这场战争,是在帮助乌拉圭人“维护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只不过,撕下这层面具之后,谁都清楚无利不起早的道理。
     如果不是因为两强之间需要制衡,不用等到巴拉圭出手,乌拉圭早就成为巴西、阿根廷的一部分了。
     开战之时,巴拉圭试图吞并,巴拉那河与乌拉圭河之间的“科连特斯”地区。
     这个有D立倾向的阿根廷省份,是巴拉圭打通出海口战略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唯有如此,才能够将巴拉圭与乌拉圭连成一片。
     现在,不仅这个战略目标无法实现,巴拉圭还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来补偿两个强邻。
     被阿根廷拿走的两块领土,分别位于皮科马约河以南,以及巴拉那河以东乌拉圭河以北。
     其中,前一部分是巴拉圭与阿根廷,存在争议的中查科地区。
     这一变化,意味着阿根廷,完全拿到了中查科地区,将两国的边境线,锁定在更有识别度的,皮科马约河之上。
     后一变化,则让原本贯穿,巴拉圭境内的巴拉那河段,变成了一条两国共有的边境河流,
     对这一变化,感到满意的并不止于阿根廷。
     身处上游的巴西、力主航行自由的英国,同样也会感到满意。
     最起码,从战略上看,即使以后再有一国,像巴拉圭这样设置航行障碍,航道共有的现状,也会大大降低受阻的风险。
     事实上,航行自由对于巴西来说尤为重要。
     毕意,巴西所主导的“巴拉那高原”,在水系上,是被以巴拉那河,为核心的拉普拉塔水系所覆盖。
     这片巴西领土,如果想打通外贸窗口的话,水路要比陆路更加的节约成本。
     除了保卫航行自由以外,巴西在这场战争后,同样有领土上的收获。
     巴拉圭北部与巴西的边界,原本定位于,巴拉那河右岸支流“伊维涅马河”一线,战后则不得不退后到,后世的位置。
     其在巴拉圭河以东失去的领土,阿根廷其实只拿到了西半部,东半部则归属了巴西。
     如果不计算巴拉圭与玻利维亚,存在争议的“北查科”地区,巴拉圭在这场战争中失去的领土,几乎与其剩下的领土相当。
    喜欢。
  

第七百七十章 神赐之地(四十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