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百七十六章 神赐之地(四十九)[2/2页]

移民全球 陈健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人们,在有生之年中,说不定能够看到,
     人类直接用无机物在工厂中合成食物,并大规模应用的“第三次农业革命”。
     至于这场革命,会对人类和地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回到海鸟粪的话题上来。
     总得来说,化肥可以被分为:氮肥、磷肥、钾肥,以及将上述元素复合在一起的“复合肥”。
     任何一种富含上述物质的矿物,都有机会被制作为化肥。
     海鸟粪的最初形态,决定了它本身含有动、植物所需的矿物质,具体来说就是磷和氮。
     为了与那些新鲜鸟粪相区别,矿化后的鸟粪石,被称之为“鸟粪石”。
     然而,并非所有的无人小岛,都有机会成为鸟类生存的乐园,并累积出鸟粪石密布的“鸟粪岛”来。
     通常情况下,鸟粪岛都位于鱼类资源丰富热带海域。
     最着名的鸟粪岛,当属中太平洋地区的“瑙鲁”。
     在密克罗尼亚人划着独木舟,迁入这个面积仅21.1平方公里的小岛之前,海鸟们已经在岛上积累了,厚达510米的鸟粪层。
     不过,瑙鲁人的生活中,鸟粪一开始并没有成为一项资源。
     一直到20世纪初,这些肥料才被英国人发现及开采。
     此后,德、英、日等老牌殖民帝国,以及邻近的澳大利亚、新西兰,都曾先后染指这座鸟粪岛。
     20世纪60年代,瑙鲁终于摆脱殖民统治,D立成为了“瑙鲁共和国”。
     无论从面积还是人口来看,这个南太平洋小国,都属于倒数第三小,面积仅高于梵蒂冈和摩纳哥,人口仅比梵蒂冈和图卢瓦多。
     在拥有天赐资源的情况下,这种小倒也不是坏事。
     通过对鸟粪石的超量开采,瑙鲁一度成为世界上,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
     悲剧的是,海鸟们累积如此厚度的资源,需要成千上万年时间,但在机械的助力下,开采起来可不需要那么长时间。
     尤其当瑙鲁人认定,他们只需要鸟粪,就可以永远过上好日子时。
     过度开采,使得瑙鲁的鸟粪资源,在上世纪80年代,便已接近枯竭。
     以至于不得不开始依靠国际援助,及某些主权国家特有的Z治筹码来过日子,比如反复在我国与大员之间做选择;又或成为避税和洗钱天堂。
     在这里举瑙鲁的例子,是想让大家明白,海鸟粪作为一项资源,真的有机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甚至引发战争。
     当然,鉴于瑙鲁的人口不过万人,这样的案例似乎缺乏普遍性。
     那么,在我即将展开的南美洲,到底存不存在这样的鸟粪资源呢?
     这些鸟粪资源,又与那场100多年前的“太平洋战争”,又是否有直接关联呢?
     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
     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的确存在不少“鸟粪岛”。
     出乎意料的是,这些岛屿主要分布在南纬7°到14°的区间,也就是后世的秘鲁沿岸地区,而并不是引发战争的阿塔卡马沙漠沿岸。
    喜欢。
  

第七百七十六章 神赐之地(四十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