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世界岛的另一极(二)[1/2页]

移民全球 陈健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使得后来继承葡萄牙遗产的巴西,在起点上就失去了,成为一个两洋国家的机会。
     至于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格局,又与当年西、葡两国,在“大航海时代”的竞争有关了。
     作为大航海时代的先行者,葡萄牙人最初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开拓一条绕过非洲的航道,打通一条通过东方的商路。
     随着1488年,迪亚士对好望角的发现,葡萄牙终于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窗口,
     并非很自然的,将资源和梦想,投向了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方向。
     在葡萄牙醉心于开拓新航路的时候,伊比利亚半岛的霸主西班牙,正醉心于在地中海,继续与异J徒们S战。
     按照传统的,以地中海为核心的地缘博弈模式,西班牙的做法,不仅能够获得更多,可见的利益,更可以为其,在欧洲JD教世界的话语权加分。
     自视没有机会,参与欧洲和地中海博弈的葡萄牙,开拓新航路后,所展示的巨大经济前景,
     迫使西班牙不得不开始,正视自己的大西洋岸线,以在未知世界的开拓中,分一杯羹。
     这才有了1492年—1504年,哥伦布四次横跨大西洋的探险之旅,以及着名的“J皇子午线”。
     尽管,这条瓜分世界的子午线,后来并没有得到其它竞争者的尊重,但它的诞生,还是极大影响了,后世的地缘Z治格局。
     这一影响,在南美体现得尤为明显。
     最初的“J皇子午线”,是被定位在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位置上,分割线以东,归属于葡萄牙,以西归属于西班牙。
     “里格”是一种,古老的欧洲计量方法,在海洋测距中,大约相当于5.556公里。
     这种划分,可以保证当时,已经被葡萄牙人控制的:佛得角、亚述尔两个群岛,位于子午线以东。
     然而,这条纵贯大西洋的分割线,很快就被再次调整,并且让葡萄牙“合法”的登陆南美大陆。
     不过,仅仅凭借“J皇子午线”,葡萄牙还是没有可能,扩张出巴西的。
     因为无论怎么划,后世的巴西,都有大批领土,处在这条分割线的西面。
     这个问题的讲读,将在后面的内容中逐渐展开。
     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葡萄牙人怎么会发现巴西。
     一般认为,葡萄牙人对巴西的发现,源自于一次美丽的失误。
     公元1497年,达迦马率领四条船、140名船员,帮助葡萄牙王国,打通了前往印度的航线。
     公元1500年,葡萄牙人组织了第二次印度洋之旅,以巩固达迦马的成果,及运回更多的香料。
     这场规模浩大的远洋行动,总计有12条船、1200名船员参与,此前的发现好望角的迪亚士,亦是这支船队中的一名船长。
     由于航路方面的设计失误,本来准备通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的舰队,却离奇的登陆巴西海岸。
     当然,最终船队还是得以绕过好望角,并且完成的国王交付的任务。
     问题是,好望角离葡萄牙人在巴西的登陆地点,后世的巴西塞古鲁港,直线距离超过6000公里。
 

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世界岛的另一极(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