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世界岛的另一极(五)[1/2页]

移民全球 陈健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巴西红木的树干,含有大量水溶性的红色成分。
     葡萄牙商人将之制成粉末状运回欧洲,用来为高档布料染色。
     这项颇具垄断性的资源,为葡萄牙人治下的巴西,带来了大量经济利益。
     由此导致的一个后果则是,在随后的两个世纪当中,这种原本普遍生长于巴西的树木,被采伐殆尽,以至于后世的巴西政府,不得不出台政策保护。
     对于登陆美洲的葡萄牙人来说,初期其实是感到很遗憾的。
     毕竟在探索完巴西之后,他们未能发现,类似印加、阿兹特克这样的文明体。
     这意味着,殖民者们并不能,依靠掠夺土着居民的累世积累,来迅速致富。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类似巴西红木这样的,预想之外的资源,会被逐渐开发出来。
     这片土地在“前哥伦布时代”的原生状态,亦直接影响到了后来巴西的地缘气质。
     为什么葡属美洲能够形成一个整体,而西属美洲却分裂为,将近20个国家感到迷惑。
     其实关于西属美洲为什么会分裂,之前的内容已经讲解的很清楚了。
     从地理结构上说,西属美洲是依附于,科迪勒拉山系而存在的。
     单就跨度来说,已经很难想象,在如此之大的跨度之上,能够建立一个统一国家。
     在西班牙人登陆之前,阿兹特点、玛雅、印加等文明的D立发展,亦证明了这点。
     在建立殖民统治后,西班牙人逐渐分割出:新西班牙、秘鲁、新格拉纳达、拉普拉塔四个总督区。
     并在各总督区内部,进一步细分行政区,建立了数十个郡,更是因为认知到,西属美洲殖民地的分裂性。
     那么,巴西的面积看起来也不小,为什么却最终整合成了一个国家呢?
     这是因为,巴西的面积虽大,但核心区却很集中。
     如果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内部拥有几个不必互相依存的核心区,那么分裂的风险就会加大。
     以西属美洲的情况来说,身处新墨西哥城的“新西班牙总督”,没有办法,让身在秘鲁的西班牙殖民者,听命于自己。
     同样,秘鲁总督又很难让,波哥大或者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市民臣服于自己。
     反之,一个核心板块,如果能够集中境内大部分资源,那些地广人稀的边缘地区,一般并没有力量分裂出去。
     后世俄罗斯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无论是人口、经济、工业,它的欧洲部分,在总量中的占比,都超过了80%。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有能够在绝对实力上,压倒俄罗斯的外部势力介入,
     否则,将西伯利亚从它手中,分裂出去的计划,就只能停留在臆想阶段。
     现在我们知道了,葡属美洲之所以通常演变成“巴西”,而不是分裂成多个国家,基础原因在于,它有一个能集中,大部分资源的核心区。
     那么,这个核心区在哪里呢?很显然,并不会在亚马逊平原。
     即使在21世纪,这片以热带雨林着称的土地,大部都还处于未开发状态,当然,他们应该为

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世界岛的另一极(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