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百一十五章 新世界岛的另一极(二十一)[2/2页]

移民全球 陈健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营还算是平稳。
     在无法从Z治上,打开我朝贸易窗口的情况下,大员的蔗糖成为了荷兰人,能够留在东亚的重要经济支撑。
     比较而言,西印度公司在巴西的情况,就不是那么乐观了。
     由于不能像东印度公司那样,从香料等传统贸易上获利,并且还必须为在巴西的战争中,
     投入大量资金,看似在新大陆,获得不少殖民地的西印度公司,很快就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境地。
     上述问题简单点说,就是东印度公司争夺的是一条,已经形成了上千年的成熟贸易路线。
     只要能够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诸如M六甲那样的关键贸易据点。
     那么,就算自己不去贩运,也能从使用相关商路的阿拉伯人、印度人、国人身上获利。
     而在新大陆,所有的贸易,都面临一个白手起家的问题。
     除了要布设贸易据点以外,更要通过兴建种植园、糖厂等手段,来创造商品。
     这一特点,无疑拉长了投资回报期,以至于在1636年就已经难为为继了。
     如果荷兰人,能够与西班牙、葡萄牙这种,已经通过对新大陆深度开发的国家,进行贸易合作,情况当然会好很多。
     问题是,就算没有荷兰D立这一出,单纯出于竞争的关系,荷兰人想垄断大西洋贸易的想法,也会遭遇到国家层面的阻力。
     正当荷兰人在巴西进退两难之际,它的对手却送上了一份大礼。
     公元1640年,葡萄牙人决定摆脱西班牙王室的控制,重新恢复D立王国身份。
     葡萄牙人有这种想法并不意外,特别是当初的合并,并非出于葡萄牙人的本意。
     由于西班牙必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欧洲事务,包括压制J泰罗尼亚D立的事情上。
     葡萄牙的这次D立,并没有引发双方之间的全面战争,只是爆发了一些局部冲突。
     只是,对于西班牙来说,肯定是没有办法,马上接受这个结果的。
     事实上,一直到1668年,西班牙人才算从法律上,承认了葡萄牙的D立。
     即使西、葡两国就后者的D立问题,没有进入全面战争状态,延续60年的“伊比利亚联盟”拆伙,本身对荷兰人来说也是一个利好。
     最起码这个强大的组合,不会在外交事务上保持一致了。
     从荷兰人的角度来说,借机吞并巴西,看起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只是,已经在巴西列土封疆的葡萄牙贵族们,显然不会接受这个结果。
     想彻底占领巴西,甚至是,只保有已经控制的东北地区,荷兰西印度公司,都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此时,对于难以为继的荷兰西印度公司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和东印度公司合并,以借助东印度公司的,财力支撑在西线的投入。
     从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的角度来看,这种想法无可厚非。
     然而,大家不要忘记,荷兰并不是一个传统的集权式国家,这个国家本质上,是由一群商人组成的商业联合体。
    喜欢。
  

第八百一十五章 新世界岛的另一极(二十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