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百一十八章 新世界岛的另一极(二十四)[2/2页]

移民全球 陈健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未开发的河流,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控制河口,然后再溯河而上,沿岸一步步的布设据点,直到渗透整个流域。
     然而德奥雷利亚纳这次行动,在一开始,就遭遇了毁灭性打击。
     仅仅向内陆方向探索了数百公里,那些跟随他到亚马逊实现发财梦的队员们,就被热带疾病和土着人的攻击吓破了胆。
     实际上,在大航海时代,这种失败是很正常的。
     如果有足够的价值,接下来将会有更多的尝试。
     问题是而在此后,西班牙人再也没有真正尝试过,建立所谓“新安达卢西亚”。
     放弃所谓亚马逊的根本原因,便在于暂时看不到收益。
     就一片殖民地来说,能够获得收益永远是第一的。
     也许那些雨林中,真的存在黄金和香料,但你首先要有办法在河口处立足。
     要是葡萄牙人没有从巴西海岸,发现红木及开拓甘蔗种植园的潜力,那么,他们也不会选择开拓巴西。
     然而,当时的亚马逊河口,并没有类似红木这种,能够马上变现的资源。
     既然如此,倒不如把注意力,继续放在收益显着的,加勒比海周边地区和安第斯山脉。
     葡萄牙在亚马逊的渗透相比西班牙,葡萄牙在经营亚马逊河口的问题上,更有地理优势。
     早在“弗朗西斯科·德奥雷利亚纳”发现亚马逊时,葡萄牙就向他抛出的橄榄枝,希望他能够代表葡萄牙去开拓亚马逊。
     不过,从技术上来看,当时还刚刚开始经营巴西东南岸线的葡萄牙,其实也是无力在亚马逊进行扩张的。
     更重要的是,当时在西葡两国之间,还横亘着“J皇子午线”。
     如果严格遵守这条分割线,后世巴西的版图,将很有可能是另一幅模样。
     亚马逊河口地区,有两个主要出海口,两个河口之间,是一片叫作“马拉若岛”的三角洲地带。
     再仔细观察,会发现东边那个河口,似乎与其南面的“托坎廷斯河”,能够自成体系。
     从这个角度说,托坎廷斯河也是可以认定,自己不是亚马逊河的支流。
     当然,大多数这种情况,两者还是会被视为一个流域的。
     就象乌拉圭河,也是在河口地区与巴拉那河合流,珠江流域的东江、西江、北江三条河流,同样是在珠江口,才汇集到一起一样。
     之所以在这里指出“托坎延斯河”的D立性问题,是因为根据最有利于葡萄牙的释读,
     “托德西拉斯条约”中的约定“J皇子午线”,将恰好从马拉若岛中间穿过。
     这意味着,如果双方对这条分割线足够尊重,西班牙如愿在亚马逊建立“新安达卢西亚”的话,并且结合实际地理结构,做出些许调整。
     葡属巴西与西属“新安达卢西亚”之间的Z治分割线,很可能就会落在,亚马逊河与托坎廷斯河之间的分水岭上。
     公元1616年,葡萄牙在托坎廷斯河口建立殖民点“贝伦”,即后世的来亚马逊地区第二大城市。
    喜欢。
  

第八百一十八章 新世界岛的另一极(二十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