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百八十六章 米国的建立(五)[1/2页]

移民全球 陈健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北大西洋暖流在进入巴伦支海后,又被依属地原则被称之为“北角暖流”。
     北角暖流的影响极限,是巴伦支海东部的“新地岛”。
     这是个南北长约1000公里的岛屿,其东面的海区被称之为“喀拉海”。
     由于难以接受到暖流的救济,喀拉海的海面几乎终年冰封。
     尽管,凭借工业力量,21世纪的探险者们,已经能够在破冰船,和二氧化碳所导致的气候变暖现象帮助下,
     在夏季尝试打通东北航道,虽然基于成本考虑,暂时还不具备商业价值。
     但在帆船时代,新地岛几乎是包括英国人在内的探险家,在东北航道所能抵达的极限之。
     1553年,一支由三艘船只所组成的英国船队,代表英国开始了他们的北极之旅。
     基于刚才我分析的气候原因,东北航道是没有办法利用帆船打通的。
     不得不从新地岛返航的英国船队,最终并没有回到英国。
     几年后,有当地渔民在海面发现了他们的船只,以及被冻僵的船员尸体。
     不过,这次探索行动,整体并没有以失败而告终。
     因为,在船队转入北冰洋之前,有一艘船只在风暴的影响下,与其它两条船失去了联系。
     正是这艘被迫独自前行的船只,帮助英国意外的打通了与沙俄的海上通道。
     从地理上看,最为接近沙俄核心区的北部海区,是位于科拉半岛东南部的“白海”。
     其与巴伦支海之间的连接连,则是一条狭长的海峡——咽喉海峡。
     由于位置关系,白海并不能享受到“北角暖流”的呵护。
     但在陆地的保护之下,这片纬度更低“陆间海”同样具备通航条件。
     与船队失散的英国船,在经过咽喉海峡之时,并没有继续向东,继续探索“东北航海”,而是转而向南进入白海。
     考虑到它同伴们的悲惨下场,这种选择无疑是明智的。
     更为重要的是,从结果上看,这次计划外的探索工作,为英国收获了Z治和经济利益。
     在英国人进入巴伦支海时,东欧平原也刚刚经历了一场地缘Z治剧变。
     公元1547年,完成东斯拉夫内部统一的伊凡四世,开始以沙皇自称。
     “M斯科”正式取代“基辅”,成为了“罗斯”的地缘中心,东欧平原开始进入“沙俄时代”。
     虽然此时沙俄的理论疆界,能够抵达巴伦支海,但它当时的目光,正锁定在波罗的海方向,
     试图在与波罗的海国家的博弈中,夺取出海口打通与欧洲的海上贸易通道。
     在北方,M斯科直接控制了,刚刚抵达白海南端的北德维纳河河口。
     抵达北德维纳河河口的英国人,为M斯科的沙皇带来了意外惊喜。
     这些海上“冒险家”的到来,让沙俄贵族们意识到,不通过竞争激烈的波罗的海,也能打通一条连通欧洲的Z治、经济通道。
     此后,北德维纳河河口的“阿尔汉格尔斯克”,逐渐成为了沙俄对英贸易的重要窗口。
     对于急于

第八百八十六章 米国的建立(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