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百九十九章 米国的建立(十八)[2/2页]

移民全球 陈健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化”和法国社会的凝固化。
     这也使以城市崛起为标志的资产阶级革命来临后,英国反而成为了国王权力更小的立宪国家,而法国成为君主权力最大的君主专制国家。
     关于西方文明中的“自由”,再提一些我的看法。
     个人觉得自由主义是一种社会结果。
     背后其实有长期的社会角力为其背书,而且并不是一种普遍现象。
     不同人群,不同阶层的自由状态和自由理念也是不同的。
     中世纪的欧洲,国王的实力较弱,可参考东周时候的周天子,所以诸侯们受到的约束较少,
     整个社会没有皇权大一统的桎梏,显得比较开放,各种创造力和行动力,可以在权力的竞争夹缝中,找到生存和滋长的空间。
     我国的春秋战国之所以成为,中华文明的文化大爆炸时代,也是这个原因。
     欧洲中世纪虽然因为宗J的大一统,而在文化多样性上建树较少,但商业文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工商业力量的增长与同时代的我国,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这为后来欧洲城市代表的市场经济集团崛起,打下了坚实基础。
     并成为欧洲率先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欧洲大地在中世纪有着普遍的自由。
     实际上,欧洲的底层民众所拥有的自由,要远低于同时期的我国。
     欧洲民众大多为失去部分行动权,随土地依附于贵族领主的农奴。
     而我国同时期,则是与地主属于雇佣关系,并拥有自由身的农民。
     我国民众有着更高的自由度,欧洲人的自由却是属于贵族的。
     当然,我国也有很多民众,因穷困潦倒或躲避官税,而依附于豪强大族成为家奴,但主体仍然是自由民。
     另一方面,欧洲民众不但缺少自由,且一出生身份就被固定,贵族永远是贵族,平民永远是平民,存在阶层固化。
     虽然平民因某种功绩,获得爵位的案例不是没有,但只是极少数,并且没有制度保障。
     反而是我国,普通民众存在通过科考改变个人地位的上升通道。
     不管科举制度有多少弊病,我国的阶层流动性都远高于欧洲。
     事实上,我国的确有很多布衣出生的显官甚至权相。
     直到资本主义带来一种全新的阶层流动方式,我国的这一社会优势才在19世纪被逆转。
     但直到21世纪,国家真正的实权人物和大富豪,依就被那些,历史悠久的大贵族家族后裔把持着。
     欧洲后来的民众自由,主要源自逐渐壮大的城市。
     一句中世纪谚语是“城市的空气令人自由”。
     很多农奴,特别是从事手工业的农奴,从封建庄园逃跑到城市去。
     英国的强势君主,以及后来法国的君主专制对贵族阶层的打压,也为民众提升了自由度。
     实际上,那个被砍去头颅的查理一世和路易十六,给予民众的自由,是典型中世纪国家无法想象的。
    喜欢。
  

第八百九十九章 米国的建立(十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