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稳健标准误。”
“嗯,不错。”汉密尔顿点点头,又问道,“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呢?这些金融数据通常都是非平稳的。”
“ADF检验,还有PP检验作为验证。我还做了协整检验,确保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两个人开始讨论更深层的技术细节,周围的经济学教授们都听得懂,但有些记者们已经开始听得云里雾里了,闪光灯还是在不停地闪。
“看来你确实下了功夫……你说日本经济会崩盘,那你觉得什么时候会发生?”
裴瑜犹豫了一下,然后坚定地说:“三到五年内。”
“这么肯定?”汉密尔顿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又问道,“你的论文寄出去了吗?”
“还没有。”
“寄给《Economic Journal》吧。”汉密尔顿从西装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裴瑜,“这是我的联系方式。有什么问题可以来问我。”
汉密尔顿教授没有明说的是,他不仅是斯隆管理学院的着名教授,还是《Economic Journal》的审稿人之一。
作为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学术泰斗,汉密尔顿教授早在多年前就受邀成为《Economic Journal》的审稿人。他要见裴瑜,自然有会议上的工作人员安排引荐。
在汉密尔顿教授面前,裴瑜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仔细介绍自己对华国和日本的想法。
华国在在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依然微弱,连带着裴瑜也容易被顶级期刊忽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欧美顶级学者的背书几乎等同于金字招牌,只要她能够得到汉密尔顿教授的认可,后面的投稿事宜一切都好说了。
作为美利坚经济学界的顶级学者,汉密尔顿教授属于“第三台阶”的学者。
第一台阶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堪称学术界的巅峰人物,拥有生杀予夺的影响力。
第二台阶是那些已做出有望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成果的大牛,部分甚至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
第三台阶则是正在冲击诺贝尔经济学奖级别成果的学者,他们的研究始终处于经济学热点领域的最前沿,只差临门一脚就可能取得震慑学界的突破。
虽然这一步可能耗费数十年,但他们现有的成就已足以在学术界傲视群雄。
这类学者通常是美利坚顶尖大学的讲座教授,地位远超终身教授,发表《经济学家》或《美利坚经济评论》等顶级期刊的论文对他们而言如同家常便饭。
汉密尔顿教授对裴瑜而言已是需要仰望的存在,裴瑜尚未完全感受到这种差距,但旁听的松本诚翔教授等人却看得目瞪口呆,不明白为何这位学术大牛会主动与裴瑜交谈那么长时间。
听到裴瑜和汉密尔顿教授的对话,人群中传来窃窃私语声。
松本教授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他眼睁睁看着南亮进带来的女学生居然能和汉密尔顿教授谈笑风生,汉密尔顿不仅听得认真,最后还把自己的名片递了过去。
看到这里,松本教授心中的不快达到了顶点,这口气他实在咽不下去,随即一把拨开挡在前面的记者,大步流星地朝汉密尔顿那边走去。
喜欢。
第212章 麻省理工的审稿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