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领导却没有被杨镜舟画的大饼砸晕,反而一针见血的指出“完成你所说的这些多少钱呢?,又要花费多长的时间,相关的科研人员又要多少?”
     质问的语气甚至含了一丝丝怒气,谁都知道要是两军交战,有一个双臂有十万斤力量的超级士兵,就可以做到百战百胜,可到哪去找这样一个超级士兵。
     见状,杨镜舟解释道:“无人机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其主要发展历史:
     早期探索(20世纪初至二战前)
     1916年:英国研制出第一架无线电控制的无人飞行器“Aerial Target”,主要用于训练防空炮手。
     20世纪2030年代:美国、苏联等国开始研发无人机,主要用于靶击训练。
     2. 二战及战后发展(20世纪4050年代)
     二战期间:德国开发了V1巡航导弹,成为现代无人机的雏形。
     战后:美国将无人机用于侦察和靶击,如“火蜂”系列。
     3. 冷战时期(20世纪6080年代)
     越南战争:美国广泛使用“火蜂”无人机进行侦察。
     197080年代:以色列在无人机技术上取得突破,开发了“侦察兵”和“先锋”等型号,并在1982年贝卡谷地战役中成功应用。
     这是之前的无人机的一些基础的应用,主要就是受限于全球定位系统的不完善,移动网络技术的限制,而我们现在突破了技术瓶颈,可以轻松的做到之前办不到的事情”
     “哦!详细说说。”领导也来了兴趣。
     见杨镜舟有充足的底气,所有人都来了兴趣,向着他围了过来。毕竟这种听上去就属于天顶星人的武器,是个男人都拒绝不了。
     “任何新装备和产品的发展都离不开市场化的应用,只有不断的改进与研发才能达到想要的目的,特别是大型装备,需要的不单单是一个研究院,几百个或者是几千个工程师就能解决的。
     对于无人机我们需要的是生产出能与人民生活上息息相关的产品,搭建一个完整的无人机生态链出来。
     无人机生态链是指围绕无人机的研发、制造、应用、服务和支持等环节形成的完整产业链。应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生态链也应该逐渐完善。无人机生态链的主要组成部分应该包含以下部分:
     1. 上游:研发与制造
     核心零部件:
     电池:如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提供无人机动力。
     电机:无刷电机、伺服电机等,驱动无人机飞行。
     传感器:GPS、IMU(惯性测量单元)、摄像头、激光雷达等,用于导航、避障和数据采集。
     芯片:飞控芯片、通信芯片、AI芯片等,负责数据处理和飞行控制。
     整机制造:
     消费级无人机(如大疆、Parrot等)。
      工业级无人机(用于农业、测绘、巡检等)。
      军用无人机(如侦察、打击无人机)。
     软件开发:
      飞控系统、导航算法、AI算法、数据处理软件等。
     2. 中游:应用与运营
     消费级应用:
      航拍、娱乐、竞技等。
     工业级应用:
      农业:植保、农田监测。
    &nbs

第180章 无人机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