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杨镜舟抵达成都飞机制造所时,他立刻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氛围。宋院士和成飞负责人亲自迎接他,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
杨镜舟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这次访问对于双方来说都意义重大。在交流过程中,宋院士和成飞负责人对他的到来表示由衷的感谢,并体会了朝中有人好办事这句话的新含义。
原来,在过去的一年里,成都飞机制造所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然而,每当他们遇到问题时,杨镜舟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尽全力提供帮助。
特别是在飞机发动机所需的曲面叶片制造方面,由于其加工难度极高,只有高性能机床才能胜任。而这样的设备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数量有限。
然而,令人惊喜的是,杨镜舟竟然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功地为成都飞机制造所搞到了整整 5 台高性能机床!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却成为了现实。
有了这些先进的设备,成都飞机制造所的实验进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原本进展缓慢的项目,如今如火箭般飞速前进。这一切都离不开杨镜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寒暄过后,宋院士把新一代歼10的数据交给了杨镜舟。
歼10战斗机是自主研制的高性能、多用途、全天候的第四代战斗机,以下是其具体性能介绍:
基本参数
乘员:1人(双人机型可核载2人)
机长:14.57米
翼展:8.78米
机翼面积:40平方米
机高:5.3米
空重:8.8吨
正常起飞重量:23.7吨
最大起飞重量:33吨
最大飞行速度:2.0马赫(2450千米每小时)
飞机升限:米
航程:2500千米
发动机:AL31FN、涡扇10B发动机
最大推力:74千牛/92千牛
燃油储存:3900千克(内油箱)
载弹量:载荷7吨
气动布局:采用近距耦合的鸭翼式布局、放宽静稳定度设计,机身采用翼身融合设计。垂尾后掠,并进行了顶部切角。主翼为三角翼,其前缘与鸭翼的前缘相平行,机翼前方设有前缘襟翼,后缘有独立设计的襟翼与副翼。在机身尾部设有两片腹鳍,增加飞机大迎角状态下的可操控性。这种布局使飞机具备良好的机动性与敏捷性。
动力系统:初期型号采用俄制AL31FN涡扇发动机,其加力推力122.5千牛,中间推力76.2千牛,推重比大于8。后来的改进型号歼10C换装了国产涡扇10B发动机,推力达公
第253章 歼——10[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