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金融危机的各项事宜进行深入讨论并达成共识之后,杨镜舟果断地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他首先指定计划委员会下属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司的负责人王伟,负责跟进与金融危机相关的各项工作。同时,他任命张砚之担任联络员,要求其保持高度警觉,确保任何情况都能在第一时间向他汇报。
杨镜舟深知金融危机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因此特别强调王伟要广泛咨询国内相关专业人士的意见,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他明确指出,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团队成员必须齐心协力、集思广益,绝不能独断专行。
然而,就在刚刚处理完亚洲金融危机的布局之际,政策研究室负责人梁叙言和发展战略和规划司负责人沈观澜便匆匆赶到了杨镜舟的办公室。他们带来了一个令人担忧的消息:国内各大学为了获取更多的经费,正盲目无序地增加文科专业,这与计划委员会的初衷背道而驰。
沈观澜面带忧虑地率先开口说道:“杨主任,经过我们深入调查发现,国内众多大学为了能多申请到一些经费,竟然开始大规模地增设文科专业,像历史学、公共事业管理、汉语言学等等。”
他的话音刚落,梁叙言紧接着插话道:“而且由于师资力量严重匮乏,这些学校还盲目地招聘了大量水平参差不齐的人员来充当大学老师。更过分的是,有些老师竟然在课堂上公然宣扬崇洋媚外、白人高人一等的错误思想,这种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极大,性质也极其恶劣。”
听到这里,杨镜舟不禁大吃一惊,他满脸狐疑地反问道:“我们这两年不是一直在政策中反复强调,国家需要的是科学家、化学家、工程师、材料学家等理工科方面的专业人才吗?他们怎么完全没有按照要求去做呢?”
梁叙言无奈地叹了口气,回答道:“您说得没错,目前国内这些专业的优秀教师确实比较稀缺,所以有些人就开始动起了歪脑筋,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学生的教育质量和国家的长远发展。”
“此风断不可长啊!若不及时处理,恐怕不仅会贻误学生们的前程,更会白白浪费国家的巨额资金!”杨镜舟一脸凝重,他的眉头紧紧皱起,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
沉默片刻后,杨镜舟开始深思熟虑起来。他在脑海中反复琢磨着应对之策,权衡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终于,他下定决心
第316章 规划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