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章 培养盐运人才[2/2页]

大民富商苏半城 竹晴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语。他记得前夜路过学堂,看见林缚借着月光在墙上画运盐路线图,袖口挽起处露出细瘦的胳膊——这样的苗子,本就不该在桅杆上挥刀,而该坐在账房里算尽天下盐。
     真正的考验出现在七月初七。苏半城宣布,将在阳澄湖举办“盐运大比”,胜出者可直接担任新船的“二副”。消息传开,学堂里炸开了锅。阿柱每天天不亮就去湖边练抛锚,林缚则缠着老刀问“如何用北斗星判断风向”。
     大比当日,湖面上泊着五艘旧商船。苏半城坐在船头,看着少年们依次完成“辨风、结绳、点货、急救”四项考核。当林缚抱着药箱冲上模拟遇劫的船只时,他正看见阿柱被“劫匪”压在甲板上,脚踝处的“伤口”正渗出掺了朱砂的水。
     “别动!”林缚扯开自己的衣襟,撕下布条缠住阿柱的腿,“伤口见了风要化脓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少管我!”阿柱瞪他,“你快去点货舱,要是丢了两袋盐——”
     “货舱早点过了!”林缚咬牙按住挣扎的阿柱,“三舱七袋浙盐,五舱十二袋淮盐,都用油布盖得好好的!”
     苏半城挑眉。他明明在货舱里藏了三袋混着泥沙的私盐,却不想被这少年识破。远处,老刀冲他比了个手势——林缚不仅找到了私盐,还重新码放了货舱,让整船的重心更稳。
     暮色四合时,结果揭晓:林缚第一,阿柱第二。当苏半城把刻着“苏记”的船舵模型递给林缚时,少年忽然跪下:“老爷,阿柱哥救过我的命,这二副……”
     “他救过你?”
     “上月我在盐仓试澄净法,架锅时不小心打翻了火油,”林缚低头,“是阿柱哥用身体挡住了火苗……”
     周围响起抽气声。苏半城这才注意到,阿柱的后颈处有一块暗红色的疤痕,形状竟与他当年断指时的灼伤相似。他忽然想起父亲说过,真正的生意人,要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账”——那不是算在纸上的银钱,而是记在心里的情义。
     “这样吧,”他扶起林缚,“你任二副,阿柱任护卫长。今后运盐船上,文账武护,都由你们俩管。”
     阿柱瞪大眼,林缚愣住。湖面上忽然刮来一阵风,吹得船头的“苏”字旗猎猎作响。苏半城望着远处归巢的水鸟,想起二十年前自己第一次押运官盐时,也是这般风里来雨里去,却连个能商量的人都没有。
     是夜,他在书房里给林缚写荐书,窗外传来学堂里的喧闹。阿柱正缠着林缚教他认字,两人的争论混着蟋蟀声飘进来:“这个‘漕字怎么这么难写!”“笨!漕运就是走水路运粮,左边三点水,右边……”
     墨汁在宣纸上晕开,苏半城忽然笑了。他想起妻子问过的话:“你办这学堂,到底图什么?”那时他没有回答,此刻却忽然明白——他图的不是培养第二个自己,而是要让盐运这行,不再只靠血与汗去拼,更要靠脑子、靠情义、靠一代又一代的人,把路走得更宽、更稳。
     搁笔时,窗外月明星稀。他摸出袖中的算盘,轻轻拨弄——这是林缚送他的谢礼,用澄净后的井盐晶体制成,每颗珠子都透亮如星。算珠碰撞声中,苏半城仿佛看见无数条盐船正从月光里驶来,船头站着的,是比他更年轻、更清亮的眼睛。
     “老爷,该喝药了。”阿福端着药碗进来,身后跟着抱了一摞书的林缚。少年怀里的《河工器具图说》已经补好,书脊上贴着新写的标签:“林缚 盐运卷”。
     苏半城摆摆手,指着窗外的星空:“你们说,要是从海上运盐,该怎么辨方向?”
     阿福愣住,林缚却眼睛一亮,从怀里掏出张泛黄的《郑和航海图》残页。月光落在少年们发亮的脸上,像撒了把碎钻。苏半城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预言:“半城啊,你这名字,终有一天会变成‘全城,甚至‘天下。”
     他伸手拨亮烛火,让光晕笼罩住满墙的运盐路线图。窗外,学堂的灯火次第亮起,像一串散落在人间的星星。或许正如林缚在澄净井盐时发现的——最粗粝的泥沙里,也藏着能透亮的光。而他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光,都聚成照亮盐运江湖的火把。
    喜欢。
  

第38章 培养盐运人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