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4集:挫折磨砺[2/2页]

大民富商苏半城 竹晴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策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深夜的会议室内,苏晓把三张A3纸拍在桌上。34;服务优化组,34;她看向陈阳,34;三天内给我做出智能派单系统的原型,记住,要能自动识别永昌服务盲区。34;陈阳翻开笔记本,里面贴着他偷偷画的永昌配送路线图,那些用红色标记的34;死胡同34;正是他们的突破口。34;口碑组,34;林小薇挺直了背,34;找五十个不同年龄段的本地人,给他们每人发一张39;服务体验卡39;,但有个条件——必须用方言完成服务评价。34;小雨突然举手:34;晓姐,我老家有个会说评书的大爷,他拍视频肯定有意思!34;
     最棘手的是危机公关组。苏晓拨通本地电视台《民生热线》主编的电话时,对方正在审看永昌赞助的广场舞大赛新闻稿。34;张主编,34;苏晓按下免提,播放了那段老太太求助被无视的录音,34;您觉得,是广场舞大赛更有看点,还是39;老字号服务危机39;更贴近民生?34;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传来翻动台本的声音:34;下周三下午,我们做个39;新老商业对话39;特别节目。34;
     动员会上,苏晓把永昌的投诉数据投影到墙上,那些红色的数字像血迹般刺眼。34;他们用二十年建立的护城河,34;她指着一张对比图,左边是永昌的平均响应时间47分钟,右边是他们测试的11分钟,34;正在被自己的傲慢凿穿。34;陈阳突然站起来,举起一叠打印纸:34;这是我跑遍全城画的永昌服务空白区地图,他们觉得郊区没利润,但我们的骑手能在15分钟内到达!34;
     五、初战告捷的曙光
     34;智能生活服务体验日34;当天,商业区搭起的蓝色帐篷像片小海洋。苏晓特意选在永昌总部大楼对面,帐篷顶上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服务响应时间。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穿梭其间,给每个体验者发着印有34;方言服务专线34;的卡片。最热闹的是34;响应挑战赛34;区域,当永昌的服务车因为绕路堵在三个街区外时,苏晓团队的骑手已经用保温箱送来热腾腾的馄饨,还附赠了老太太手写的感谢便签——那是他们前一天帮她修水管时,老人硬塞给骑手的。
     短视频平台上,退休教师李奶奶的账号突然火了。镜头里,她戴着老花镜,跟着林小薇学用APP预约保洁,字幕写着:34;永昌的小伙子来修灯泡,拧完螺丝就走了,这群孩子却教我把预约时间设成儿子回家那天,说要给我个惊喜。34;评论区里,有个ID叫34;便利店王老板34;的用户留言:34;刚退了永昌的进货单,晓姑娘的团队说,以后帮我免费做线上促销。34;
     一个月后的行业数据发布会上,张启明站在台上,西装领口的纽扣绷得发白。PPT上,永昌的投诉率曲线像坐了过山车,而苏晓团队的市场占有率图标旁,标注着一行小字:34;1835岁用户占比92%34;。台下突然有人举手:34;张总监,听说贵公司正在调整排班表?34;张启明扶了扶眼镜,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沙哑:34;我们确实需要......向年轻团队学习。34;
     六、传承精神的升华
     庆功宴设在团队初创时的小公寓里。苏晓从文件柜深处拿出一个檀木盒,里面躺着祖父苏承宗1941年的服务承诺书,泛黄的宣纸上,毛笔字力透纸背:34;凡苏记伙计,见老弱必扶,闻诉求必应,误一时辰,罚俸三日。34;她轻轻展开,承诺书背面还有祖父后来补写的小字:34;商业如流水,堵不如疏,唯真心可载舟。34;
     34;永昌输在哪里?34;苏晓把承诺书传给陈阳,小伙子指尖划过那些褪色的笔画,突然红了眼眶。34;他们守着老地图找新航路,34;林小薇接过话头,她刚收到老家母亲的微信,说亲戚群都在转发他们帮老人做的智能手环使用教程,34;而我们......34;她顿了顿,看向窗外正在亮起的34;苏半城34;霓虹灯,34;我们画了张新地图。34;
     小雨突然举起手机,屏幕上是她刚拍的视频:团队成员们挤在小公寓里,陈阳在黑板上画着下阶段的拓展计划,林小薇给大家分着老家带来的粽子,新来的实习生正用方言教保洁阿姨用APP。视频外,苏晓的声音轻轻响起:34;爷爷说,真正的传承不是守着老手艺,而是让每个时代的客户,都能听见我们的脚步声。34;
     夜色渐深,年轻人们的讨论声飘出窗外。对面永昌集团大楼的灯光次第熄灭,只有顶层的会议室还亮着,隐约能看见人影在白板前比划。而苏晓团队的小公寓里,有人打开了音乐,陈阳跟着旋律哼起歌,林小薇拿出笔记本记录新想法,小雨则偷偷拍下大家的笑脸,发了条朋友圈:34;那些被打压的日子,终将成为我们的地图上,最亮的坐标。34;
    喜欢。
  

第104集:挫折磨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