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禁止谈论猪肉......34;这丫头,把爷爷的39;察言观色39;都做成标准化流程了。34;他笑着对苏明远说。
第四章 首航之浪:雅加达办事处的破冰时刻
印尼雅加达的格罗拉蓬卡诺体育场附近,苏氏企业的铜牌在热带阳光下闪耀。苏晓站在办事处门口,深吸一口混杂着茉莉花香和汽车尾气的空气,身后是她亲手挑选的员工——精通中英双语的本地华人经理、曾在新加坡读书的印尼籍市场专员,还有一位戴着头巾的会计姑娘。
第一个挑战来自注册流程。当地律师送来的文件足有半米高,其中关于34;外资企业持股比例34;的条款让团队陷入困境。苏晓连夜查阅印尼投资协调委员会的最新政策,发现可以通过设立合资公司的方式规避限制。在与印尼合作伙伴的首次会面中,她特意选择了具有爪哇传统装饰的餐厅,用刚学会的印尼语说出34;合作共赢34;的当地谚语,让对方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文化差异带来的困扰远比文件更棘手。当市场专员提出在开斋节期间举办促销活动时,苏晓本能地按照国内经验准备了歌舞表演,却被经理紧急叫停:34;苏小姐,开斋节是严肃的宗教节日,公开娱乐活动可能引发争议。34;他们最终改为向贫困家庭捐赠食品礼包,这个决定后来被当地媒体报道,意外提升了企业形象。
更严峻的考验发生在首次产品订货会。当苏晓用流利的英语介绍完产品优势后,台下的经销商们却面面相觑。会后一位老经销商悄悄告诉她:34;我们更习惯用印尼语沟通,而且......你站在讲台上的样子太像老师了,做生意需要更亲近的感觉。34;第二天,苏晓拆掉西装换上宽松的 batik(蜡染)衬衫,把PPT演讲改成围坐讨论,用印尼语讲起爷爷创业时的故事,会场气氛逐渐活跃起来。
三个月后,第一批苏氏方便面摆上了雅加达的超市货架。当苏晓在深夜收到销售数据时,发现一款针对当地人口味改良的咖喱味方便面销量超出预期40%。她走出办公室,看到雅加达湾的灯火在夜空中闪烁,忽然想起临行前父亲说的话:34;出海不是征服海洋,而是学会与风浪共舞。34;
第五章 传承之光:老派智慧与新派实践的和弦
深圳总部的视频会议室内,苏明远看着屏幕里女儿晒黑的脸庞,注意到她袖口露出的蜡染布料。34;雅加达的雨季来了,34;苏晓转动着桌上的地球仪,34;我们正在规划第二家工厂的选址,泗水的港口条件很适合......34;她的语速很快,夹杂着专业术语,但眼神里的兴奋与紧张像极了二十年前第一次独立谈成订单的自己。
34;记得给当地员工多放些宗教节日的假,34;苏明辉突然插话,34;当年我在香港拓展业务时,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尊重本地习俗。34;苏晓点点头,翻出笔记本:34;已经列入员工手册了,还有,我们正在培训本地管理层学习39;和为贵39;的经营理念。34;她展示了一段视频:印尼籍经理正在用爪哇语讲解34;和气生财34;的故事,员工们听得津津有味。
这种新旧融合在日常管理中随处可见。苏晓将家族传承的34;账本文化34;升级为数字化管理系统,每个员工都能在APP上看到自己的业绩与企业整体目标的关联;同时,她又保留了爷爷时代的34;茶话会34;传统,每周五下午在办事处举办34;故事会34;,让本地员工分享自己的创业梦想。当一位爪哇岛的司机讲述自己想攒钱供女儿读书时,苏晓当场决定设立34;苏氏教育基金34;,这个举动让团队凝聚力迅速提升。
在一次与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的合作谈判中,对方高管惊讶于苏晓既能用精准的财务数据论证项目价值,又能引用《孙子兵法》阐述合作战略。34;苏小姐,34;对方递上咖啡杯,34;你让我看到了中国传统商业智慧与现代管理的完美结合。34;苏晓想起临行前爷爷的老管家塞给她的一本线装书——那是民国年间的《商旅便览》,里面用毛笔字写着34;入境问俗,入国问禁34;,此刻正放在她雅加达办公室的抽屉里。
尾声 海平线上的新航标
当苏氏企业的集装箱货轮首次停靠巴淡岛港口时,苏晓站在甲板上,看着朝阳将海面染成金色。手机里传来国内传来的消息:家族会议决定将东南亚业务总部迁至新加坡,由她担任区域总裁。海风掀起她的头发,露出耳后淡淡的晒痕,那是在雅加达街头做市场调研时留下的印记。
远处,一艘印尼传统帆船缓缓驶过,船帆上的图案让她想起办公室里挂着的蜡染画——那是当地员工送的礼物,画面上是中国帆船与印尼渔船在海上相遇的场景。苏晓打开笔记本,新的计划正在形成:建立东南亚华人青年创业孵化器,将家族的传承理念与当地商业环境结合,或许还可以......她抬头望向海平线,那里有更广阔的世界等待探索。
在深圳的总部,苏明远将东南亚市场的最新财报钉在战略白板上,旁边是苏承宗当年的运河航运地图。34;爸,34;苏明辉递过一杯新泡的普洱茶,34;晓儿在雅加达用的那套39;文化浸润式管理39;,倒像是把您当年跑码头的经验做了国际化升级。34;苏明远呷了口茶,看着地图上延伸至海外的红线,嘴角露出微笑:34;船已经开出去了,接下来,要看年轻一辈如何在大洋里掌舵了。34;
此刻,雅加达办事处的会议室内,苏晓正在给新入职的员工们讲述苏承宗的创业故事。她指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用印尼语和中文交替说道:34;我们的祖辈在运河上开创了事业,现在,我们要在海洋上续写传奇——但记住,无论走多远,根永远在这里。34;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身后的地图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些标记着航线的图钉,在阳光下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喜欢。
第107集:国际视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