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是竞争对手,或许,他们可以成为意想不到的盟友。
三天后的法兰克福国际会展中心,苏氏精工的全球媒体发布会如期举行。会场内座无虚席,数十家媒体的镜头对准了主席台。苏晓身着一身剪裁得体的白色西装,站在屏幕前,身后是一张张清晰的证据图片。
“各位媒体朋友,各位业界同仁,”苏晓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冷静而有力,“最近一段时间,市场上流传着关于苏氏精工产品质量的不实言论,对此,我们深感遗憾。今天,我站在这里,不是为了辩解,而是为了呈现事实。”
她逐一展示了印尼项目的澄清证据,包括工地现场照片、设备铭牌特写、当地政府的验收文件,以及工人的亲笔证词。然后,她又拿出苏氏产品与莱茵重工产品的第三方检测对比报告,用数据证明苏氏精工在材料强度、疲劳寿命等关键指标上的优势。
“我们从不惧怕公平竞争,”苏晓的目光扫过台下,“但我们坚决反对用造谣抹黑和低价倾销这种破坏市场秩序的手段。商业的本质是创造价值,而不是毁灭价值。”
发布会进行到一半,她话锋一转:“就在昨天,我们收到了莱茵重工的正式回函,他们不仅拒绝道歉,反而变本加厉地将同款液压件的价格又降低了10%。这种不计成本的倾销行为,不仅是对我们的恶意打压,更是对整个行业生态的破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顿了顿,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基于此,苏氏精工决定启动‘阳光供应链计划——我们将与欧洲多家核心供应商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承诺以合理价格采购高品质原材料,并严格遵守付款周期。我们相信,健康的供应链体系,才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一阵骚动。媒体记者们纷纷举起相机,记录下这一时刻。苏晓知道,这个计划的宣布,既是对莱茵重工的反击,也是向整个行业发出的信号——苏氏精工有实力、有决心维护市场秩序。
发布会结束后,多家媒体当场发表了客观报道,苏氏精工用事实澄清了谣言,赢得了业界的广泛同情和支持。更重要的是,“阳光供应链计划”引起了供应商们的强烈反响。当天下午,克虏伯钢铁的米勒就给马克打来电话,正式同意优先保证苏氏精工的原材料供应,并表示愿意就长期合作进行深入谈判。
与此同时,苏晓在莱茵金属总部见到了首席执行官施密特。这位头发花白的德国企业家听完苏晓的分析后,沉思良久。
“苏小姐,你说得对,莱茵重工的做法确实破坏了市场规则。”施密特端起威士忌酒杯,“黑石资本想要整合市场,这我们都清楚,但他们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莱茵金属专注于高端市场,我们不希望看到中端市场被这样的恶性竞争搞乱。”
“施密特先生,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苏晓真诚地说,“苏氏精工愿意与莱茵金属这样的优质企业合作,共同维护健康的市场环境。我们正在研发的新一代液压件,正好需要贵司的高端齿轮技术,如果能达成合作,对双方都是共赢。”
施密特眼中闪过一丝兴趣,他放下酒杯,伸出手:“苏小姐,我提议我们成立一个‘欧洲机械制造业公平竞争联盟,联合更多志同道合的企业,一起抵制恶意竞争。莱茵金属愿意成为第一个加盟者。”
苏晓握住他的手,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破局的关键,不仅在于强硬的反击,更在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当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恶性竞争的危害,当供应链的天平开始向健康的方向倾斜,莱茵重工和背后的黑石资本,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窗外的法兰克福笼罩在金色的夕阳中,苏晓站在莱茵金属总部的落地窗前,看着静静流淌的美因河。压力并未完全解除,但她知道,他们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场与国际资本的博弈,终将在供应链的重构和行业生态的维护中,找到破局的曙光。
第八章 转机:专利战与资本暗涌
柏林的夏夜带着一丝凉意,苏晓站在办公室的玻璃幕墙前,俯瞰着脚下流光溢彩的城市。距离法兰克福发布会已经过去两周,“阳光供应链计划”成效显着,已有七家核心供应商与苏氏精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莱茵重工的原材料供应开始出现不稳定迹象,几次紧急订单都未能按时交付。
但她知道,这只是开始。黑石资本绝不会轻易放弃,莱茵重工必然会发起更猛烈的反击。果然,三天前,苏氏精工收到了来自德国专利局的通知——莱茵重工正式起诉苏氏精工侵犯其“液压件压力补偿系统”的发明专利,要求立即停止生产相关产品,并索赔1.2亿欧元。
“1.2亿欧元,他们还真敢开口。”林薇将专利文件摔在桌上,气得脸色发白,“我们的压力补偿系统是自主研发的,光研发日志就有几百页,他们这是赤裸裸的专利流氓行为!”
马克·施耐德皱着眉头:“更麻烦的是,一旦专利诉讼进入程序,我们的相关产品可能会被法院裁定暂时禁售。这对我们正在推进的几个大项目来说,简直是致命打击。”
苏晓拿起那份专利文件,仔细研读起来。莱茵重工的专利申请日期是2018年,而苏氏精工的技术研发始于2017年,只是因为产品迭代,直到去年才正式投入商用。研发日志和早期实验数据是关键,但要在短时间内整理出完整的证据链,并非易事。
“立刻通知法务部,启动专利抗辩程序。”苏晓放下文件,眼神锐利,“把我们所有的研发记录、实验数据、早期设计图纸都找出来,一天之内,我要看到完整的时间线和技术对比分析。”
她顿了顿,补充道:“另外,联系我们在德国的专利代理团队,让他们查一下莱茵重工这个专利的有效性,有没有可能被宣告无效。还有,看看他们有没有其他类似的专利诉讼案底,这很可能是他们惯用的打压手段。”
夜幕深沉,办公室里灯火通明。法务团队和技术骨干们通宵达旦地工作,将海量的研发资料分门别类,制作时间轴,对比技术细节。苏晓坐在会议室中央,像一个运筹帷幄的将军,不断听取各小组的汇报,做出关键决策。
凌晨四点,技术总监老陈带着血丝密布的眼睛,将一份厚厚的对比报告放在苏晓面前:“苏总,我们仔细比对了双方的技术方案,虽然原理相似,但核心算法和结构设计有本质区别。最重要的是,我们找到了2017年9月的实验记录,里面清楚地记载了压力补偿系统的雏形,比莱茵重工的专利申请早了整整三个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晓翻开报告,目光快速扫过关键页,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很好!有了这个时间点,我们就有了在先研发的证据。立刻让专利代理团队准备材料,向德国专利局提出专利无效宣告请求。”
就在苏氏精工紧锣密鼓准备专利抗辩的同时,另一个消息传来——黑石资本旗下的欧洲基金宣布,将对莱茵重工追加2亿欧元投资,用于“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这显然是为了支持莱茵重工打持久战,用资本优势拖垮苏氏精工。
“黑石这是铁了心要跟我们耗下去。”林薇看着财经新闻,忧心忡忡,“2亿欧元足够他们维持更长时间的低价倾销,甚至支付高额的诉讼费用。我们的现金流虽然稳定,但长期消耗下去,也会受到影响。”
苏晓沉默了。她知道林薇说得对。专利诉讼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少则一年半载,多则数年,而莱茵重工有黑石的资本输血,可以不计成本地拖延。苏氏精工作为一家家族企业,虽然根基稳固,但在资本实力上,确实难以与黑石这样的巨鳄正面抗衡。
她需要另辟蹊径。
苏晓打开电脑,调出苏氏精工的全球市场分布图。欧洲是主战场,但并非唯一战场。她的目光落在了地图的另一端——北美。苏氏精工在北美市场的布局一直比较谨慎,主要通过代理商销售,尚未建立完整的本地团队。但现在,或许是主动出击的时候了。
“林薇,”苏晓突然开口,“帮我查一下美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并购案例,特别是近五年内,黑石资本有没有在北美进行类似的产业整合。”
几小时后,林薇将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放在苏晓面前。报告显示,黑石在北美机械制造领域动作频频,近几年先后收购了多家中小型企业,并将它们整合到旗下的“工业解决方案平台”中。但有一个细节引起了苏晓的注意:黑石在北美的整合计划,遇到了当地一家老牌家族企业——卡特机械的强力阻击。
卡特机械,北美机械制造领域的隐形冠军,以技术领先和家族控股着称,与黑石在多个市场存在直接竞争。更重要的是,卡特机械的现任总裁,老卡特,是苏晓父亲苏振邦早年在MIT留学时的同窗好友。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苏晓脑中形成。既然黑石在欧洲用莱茵重工打压苏氏精工,那么苏氏精工是否可以在北美与卡特机械形成战略呼应,共同牵制黑石的资本扩张?
她立刻给父亲打了电话,说明了自己的想法。电话那头的苏振邦沉默了很久,然后缓缓说道:“晓晓,你这个想法很大胆,但也很有见地。老卡特确实是个值得信赖的伙伴,当年我们在MIT时,就一起做过课题研究。不过,跨境合作涉及很多复杂因素,你需要考虑清楚。”
“爸,我知道。”苏晓语气坚定,“但现在我们没有太多选择。黑石的目标是整合全球中端机械市场,我们和卡特机械都是他们的眼中钉。与其各自为战,不如联手应对。我想飞一趟美国,亲自去见老卡特先生。”
苏振邦没有犹豫:“好,我支持你。我会先给老卡特打个电话,说明一下情况。记住,谈判时既要展现我们的实力,也要拿出诚意。家族企业之间的合作,信任是基础。”
三天后,苏晓飞抵美国芝加哥。在卡特机械位于郊区的总部,她见到了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卡特。会议室里,两人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
“苏小姐,你的父亲是我的老朋友,他的为人我很清楚。”老卡特端起咖啡杯,目光锐利地看着苏晓,“你说黑石资本通过莱茵重工在欧洲打压你们,这和他们在北美的做法如出一辙。他们想用钱砸开市场,然后把我们这些家族企业一个个吃掉。”
“您说得对,卡特先生。”苏晓开门见山,“黑石的资本扩张是没有边界的,今天他们在欧洲针对我们,明天就可能在北美加大对卡特机械的压力。我们有共同的对手,或许可以有共同的应对策略。”
老卡特放下咖啡杯,身体前倾:“你有什么想法?”
“我提议建立一个‘全球家族制造业联盟。”苏晓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我们可以在技术研发、供应链采购、市场拓展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享资源,互通有无。当黑石这样的资本巨鳄试图用金钱和规模优势碾压我们时,我们用家族企业的传承精神、技术积累和灵活机制来对抗。”
老卡特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沉思片刻,然后露出了微笑:“苏小姐,你很有远见。这个想法我很感兴趣。卡特机械在北美有成熟的销售网络和技术专利池,苏氏精工在亚洲和欧洲有新兴市场的布局,我们确实可以互补。”
“不仅如此,”苏晓补充道,“我们还可以联合更多的家族企业,比如德国的莱茵金属,日本的三菱重工,形成一个全球性的合作网络。当我们团结起来,黑石的资本优势就会被大大削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卡特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远处卡特机械的工厂园区:“苏小姐,你说服了我。我愿意代表卡特机械,与苏氏精工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至于‘全球家族制造业联盟的构想,我们可以先从双边合作开始,逐步扩大影响力。”
握手的那一刻,苏晓感受到了老卡特掌心的力量,也看到了破局的希望。与卡特机械的合作,不仅是为了应对眼前的危机,更是为了构建一个长期的防御体系。当资本的洪流试图席卷一切时,家族企业之间的守望相助,或许能成为中流砥柱。
回到柏林,苏晓立刻召开了高层会议,宣布了与卡特机械的合作计划。团队成员们士气大振,之前的焦虑被一种新的斗志取代。
“有了卡特机械的技术和市场支持,我们在专利战中的底气更足了。”林薇兴奋地说,“而且,他们在北美的供应链资源,可以帮助我们优化成本结构,应对莱茵重工的低价策略。”
马克·施耐德也点头赞同:“最重要的是,这向市场传递了一个信号:苏氏精工不是孤军奋战,我们有强大的盟友。这对稳定客户和供应商的信心至关重要。”
苏晓看着眼前充满活力的团队,心中感慨万千。从最初的危机四伏,到如今的转机初现,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她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黑石资本绝不会善罢甘休,莱茵重工的专利诉讼和价格战还会继续。
然而,此刻的苏晓已经不再仅仅是被动应对。她正在构建一个更大的棋局——通过供应链重构、专利防御和全球家族企业联盟,将这场危机转化为苏氏精工走向全球舞台的契机。
夜色再次降临柏林,苏晓站在窗前,看着城市的灯火如同繁星闪烁。手机收到老卡特的信息:“欢迎加入家族企业的‘守护者联盟。”
苏晓微微一笑,回复道:“这只是开始。”
她知道,莱茵河畔的阴影仍在,但透过层层乌云,已经可以看到黎明的曙光。这场与国际资本的较量,终将以智慧、勇气和团结,书写出新的篇章。而苏氏精工,也将在这场洗礼中,变得更加坚韧和强大。
喜欢。
第112集:新的危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