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苏晓扔下镇纸,环视着目瞪口呆的众人,一字一句地说道:
“从现在起,消费预测系统V3.0项目,立刻、全面暂停!”
“张峰,你和你的核心团队,配合法务部和信息安全部,彻查数据泄露的所有环节,给我一个交代,给所有客户一个交代!”
“法务部,”她看向跟进来的法务总监,“立刻启动应急预案,不惜一切代价,赔偿所有受影响的客户,公开道歉!同时,准备好应对所有法律诉讼,我不管花多少钱,都要把苏氏的信誉保住!”
“最重要的一点,”苏晓的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我要亲自带队,联合法务、信息安全和核心技术人员,重写这套系统的代码!”
“重写代码?”有人忍不住低声惊呼,“苏总,那工作量太大了,而且……”
“而且什么?”苏晓打断他,“而且会影响营销效率?会让我们损失那所谓的数十亿利润?”
她冷笑一声:“没错,可能会!甚至可能会下降15%,20%,甚至更多!但我告诉你们,就算今年利润减半,就算股价再跌10%,我也要做!”
“我们要在系统中,植入一个最重要的模块——‘用户数据遗忘权!”苏晓的声音掷地有声,“让每一个用户都能随时、便捷地要求我们删除关于他们的所有数据,让他们有权利选择不被追踪,不被预测!我们要让客户知道,苏氏的AI,不是用来窥探他们的工具,而是用来尊重他们、服务他们的伙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走到破碎的屏幕前,看着那片狼藉,仿佛在宣告一个新的开始:
“技术本身没有对错,但使用技术的人有。苏氏可以不要那92%的精准度,可以牺牲短期的利益,但永远不能牺牲客户的信任,不能违背商业的伦理,不能忘记苏承宗传下来的那份‘诚信!”
“我要让所有人知道,”苏晓的目光望向窗外,仿佛穿透了城市的灯火,望向更远的未来,“苏氏的AI,是有温度的,是有底线的。我们可能不是最‘聪明的,但我们一定是最值得信赖的!”
第三章:重构代码与重塑信任
苏晓说到做到。
会议室里的“砸屏”事件迅速在集团内部传开,引发了巨大的震动。有人佩服她的魄力和底线,也有人担心这会让苏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落后,甚至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
但苏晓没有丝毫动摇。她立刻组建了一个特殊的工作小组,成员包括集团首席法务官陈静、信息安全部总监李伟,以及研发部中少数几个她认为技术过硬且价值观端正的工程师,由她亲自担任组长。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苏晓在小组的第一次会议上说道,“不是简单地修补漏洞,而是从底层逻辑上重构这套系统。核心原则只有一个:用户数据主权至上。他们的信息,他们说了算。”
摆在面前的是巨大的挑战。消费预测系统V3.0经过三年研发,代码量庞大,架构复杂,要在短时间内重写,并植入全新的“用户数据遗忘权”模块,难度可想而知。
“用户数据遗忘权”,不仅仅是一个删除按钮。它意味着:
系统需要建立更精细的数据分类和存储机制,确保能精准定位并删除某一用户的所有相关数据,而不影响其他用户和系统运行;
需要设计友好、便捷的用户界面,让删除操作简单易懂,甚至主动提醒用户他们拥有这样的权利;
更重要的是,需要在算法层面做出根本性的调整,放弃过去那种“尽可能收集一切可用数据”的思路,改为“在用户授权范围内,有限度地使用必要数据”。
这几乎是对原有技术路线的彻底颠覆。
“苏总,”一位年轻的工程师面露难色,“这样改的话,算法的训练数据量会大幅减少,精准度肯定会受到影响。别说92%了,能不能保住80%都难说。而且,‘遗忘权的实时执行,会对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存储资源造成很大压力。”
“我知道。”苏晓平静地回答,“精准度下降是必然的,短期内营销效率受到影响也是必然的。但这是我们必须付出的代价,为了找回信任,这个代价值得。至于技术上的困难,我相信你们能克服。记住,我们不是在做一个冷冰冰的赚钱工具,我们是在打造一个有灵魂的系统,一个能让用户安心的系统。”
法务总监陈静补充道:“从法律层面,‘用户数据遗忘权是符合最新全球数据隐私保护趋势的。我们不仅要做,还要做得比法律要求的更严格,更彻底。这不仅是止损,更是抢占伦理高地。”
接下来的日子,苏晓几乎住在了办公室。她和团队成员们一起,白天讨论架构设计、法律条款和用户体验,晚上则一头扎进代码的海洋。她虽然不是技术出身,但凭借着出色的逻辑思维和对商业本质的深刻理解,总能在关键节点提出精准的意见。
她会和工程师们争论数据存储的架构,要求必须做到“用户一键删除,系统即时响应,不留任何痕迹”;她会和法务官逐字逐句推敲用户协议,确保每一条关于数据使用的条款都清晰、透明,没有任何歧义;她甚至会亲自设计用户界面的原型,要求删除按钮必须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操作步骤不能超过三步。
在这个过程中,张峰也被要求参与其中,但更多的是承担技术文档解读和旧系统维护的工作。他沉默了许多,脸上总是带着愧疚和反思。苏晓没有过多指责他,只是在一次深夜加班后,递给了他一杯热咖啡,说了一句:“技术是翅膀,但方向错了,飞得越高,摔得越惨。”
张峰抬起头,看到苏晓眼中没有愤怒,只有一种沉重的期望,他猛地低下头,眼眶有些发红:“苏总,对不起,我明白了。”
团队的努力是艰苦的。无数个夜晚,苏氏总部大楼的这一层总是亮着灯。代码一行行被删除,又一行行被重新编写。他们遇到过技术瓶颈,也经历过意见分歧,但每当想要放弃时,苏晓那句“不能为了算法牺牲信任”就会在耳边响起。
与此同时,集团外部的压力并未减轻。股价持续波动,竞争对手趁机发难,媒体每天都在追问苏氏的应对措施。苏晓顶住了所有压力,拒绝了董事会部分成员提出的“先公关灭火,暂缓技术整改”的建议。
她亲自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没有丝毫回避和推诿。她向公众详细说明了数据泄露的原因,诚恳地道歉,并宣布了全面的整改措施,包括赔偿方案、系统暂停使用以及最核心的——“用户数据遗忘权”的引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们知道,说再多的对不起都无法弥补已经造成的伤害,”苏晓站在聚光灯下,神色严肃而坦诚,“但我们会用行动来证明,苏氏集团对客户信任的重视,超过一切短期利益。我们正在重写系统,我们要让它成为行业内最尊重用户隐私的AI系统。”
她的坦诚和决心,虽然没有立刻平息所有质疑,但至少让一部分愤怒的公众看到了诚意。
第四章:伦理之光与长远之赢
经过三个月的日夜奋战,新的“消费预测系统V4.0”终于迎来了内测。
与V3.0相比,V4.0的界面简洁了许多,最显眼的位置不是炫目的数据图表,而是一个醒目的“我的数据权利”按钮。点击进去,用户可以清晰地看到系统收集了自己哪些数据,用于什么目的,并且可以随时选择“暂时停用数据收集”或“永久删除所有数据”。
在一次内部测试中,苏晓亲自体验了系统。她模拟了一个普通用户的行为,浏览了几款沙发,添加了购物车,然后退出。几分钟后,系统没有像以前那样推送大量相关商品,而是只发送了一条温和的提示:“您浏览的XX沙发目前有优惠活动,是否需要了解?如不需要,您可以随时在设置中关闭推荐。”
当苏晓点击“永久删除所有数据”按钮后,系统立刻弹出确认对话框,再次明确告知删除后的影响,然后在不到十秒钟的时间内,提示“您的所有数据已安全删除”。
“很好。”苏晓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系统。”
新系统正式上线后,效果立竿见影。正如之前预计的那样,营销效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初步统计显示,相比V3.0,精准度下降到了约78%,营销转化率下降了15%左右。财务部门提交的报告显示,这一季度的利润预期将受到一定影响。
董事会上,一些董事再次表达了担忧。
“苏总,我们理解您的初衷,但商业毕竟是商业,这样的
喜欢。
第154集:AI伦理的天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