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丰富经验的周天自然不会有任何担心。
随意翻阅了一下,他便将机械厂和维修厂的文件放在了一旁,又拿过了纺织厂和造车厂的文件看了起来,纺织厂在这个时代都是大同小异,仿佛就是这个时代每个城市的特色产业。
虽然纺织厂的机器也都是依靠基地拿的是国内最先进的设备,可是在纺织的布匹上却是依旧千篇一律,这点需要修改,以前他虽然也接触过纺织厂,可更多的是从战略方面考虑,并未具体接触过纺织厂的一些决策,可现在看来,纺织厂确实需要一些改变了。
至于剩下的造车厂才是他真正关注的重点,毕竟其余的几个厂子都可以依靠基地活得很滋润,但是造车厂却是不同,相对于其余的厂子,这个才是真正考验技术的重工业。
轿车,吉普车和公交车,已经成了四局城红星研究院造车厂核心项目,他想要通过研究这些技术,将造车厂发展起来,不要说这其中的难度,就算是他能够做到,他也并不愿意去这么做。
首先,就是他并不想造成资源的浪费,有了红星研究院旗下的造车厂,他再进入这个领域,肯定是要与红星研究院旗下的造车厂形成竞争。
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想要绕过这几类汽车的话,那么留给他的只能是卡车,客车,运输车和救护车了。
曾经在四九城的时候,他就修改过一辆救护车,可是当时他也只是在吉普车上多安装了几个仪器,相比起真正的救护车来说,简直就是简陋的可怜。
现在国家正在发展全民医疗,救护车的市场可是极为庞大的,而且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救护车几经改进,可是比起后世救护车而言,还是非常简陋的,要是他能够在这个市场上分一杯羹的话,那也足够基地的造车厂赚的盆满钵满。
最少在赚取外汇上,他相信,就算是不如第五研究院的制药厂,也是不遑多让。
想到这里,他立刻拿起了电话,通知了小赵,让他将明天的行程安排到了造车厂,毕竟他无论想的有多好,都必须前往实地去考察一番,只有这样,他才能了解一下基地造车厂的规模和具体情况。
只有这样,以后他的计划才能更好的实施。
第二天,周天一早来到了办公室,便带着刘元和小赵一起上了车,直接向着造车厂出发。
车上,周天闭着眼睛靠在后座上,心里想着心事,良久才开口问道:“小刘,昨天我让你去查看基地医院的情况,你查的怎么样了?”
基地医院据他前几天翻看文件,是在1959年建立的,当初为了保障基地内科学家的身体,医院可是集结了很大一批全国知名的医生,甚至还有几个非常当初有名的中医。
现有在册的医生总共有二百三十人,其中西医有二百人,中医三十人,可以说在规模上不比昌平中医院差多少,只是他在翻阅医院文件时,很奇怪的发现,其中主任医师大部分都是西医,而三十名中医却是没有任何一次评级成功,这让他心里很是诧异。
这也是他让刘元前去医院查看的原因之一。
喜欢。
第899章 基地医院问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