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83章 为何而来[2/2页]

苏陶陶穿唐记 檐上雪初融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自然是为了大姑娘。”小郎君伸手扯过张媒婆的衣袖,口中急吼吼的说道:“张媒婆你快些随小爷出来,昨夜里头小爷又瞧见了那大姑娘。”
     张媒婆出门掩上了院门,口中没好气的说道:“那上次的小娘子呢?”
     “什么小娘子?”小郎君茫然道,“昨夜里,小爷竟然在平康坊里瞧见了大姑娘,咱们这就赶过去,趁着白日里人少,咱们定然能够找到大姑娘。”
     张媒婆没有搭茬,只提起了那日躲雨的事情,“就是屋檐底下躲雨的那一回。”张媒婆忍不住嫌恶道。
     小郎君这才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口中随意道:“那小娘子甚是乏味,哪里比得上大姑娘。”
     “乏味?”张媒婆冷笑道:“那一日,奴家可是瞧得清清楚楚的,你那般殷勤的模样,可不像是觉得乏味的样子。”
     小郎君叹了口气,口中无奈道:“小爷也觉得奇怪,先前还好好的,过了一夜,不知怎地就觉得索然无味。”
     “你这小郎君实在随意。”张媒婆忍不住说道:“你既然不愿娶人家姑娘,何必又要去招惹是非?”
     “这种事情本就是两厢情愿,何来招惹是非这一说?”小郎君不耐烦的拖住了张媒婆,口中说道:“咱们还是快些去吧,不然找不到大姑娘,小爷就要来你这院落里头招惹是非了。”
     张媒婆目光复杂的看着小郎君的后脑勺,她恨不能打爆小郎君的脑袋,但天不遂人愿,她只能随着小郎君满大街的去找那神出鬼没的大姑娘。
     巷子里的唢呐声吹出了生死离别,吹出了悲欢离合,张媒婆看着小郎君身上缠了金线绣着祥云的袍子,暗叹一声,随着小郎君出了小巷。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老夫人的悲欢二字,就在丢失的玉簪之上。
     “六娘子,你且给奴家出出主意,这好端端的,那玉簪就不见了。”老夫人口中余怒未消絮絮叨叨的说道:“前天晚上奴家还瞧见了那玉簪,怎么就一天的功夫,这玉簪就不见了踪影。”
     六娘子眼睛有意无意的盯在元阳姑娘身上,元阳姑娘手拿帕子,正陪着老夫人落泪。
     “老夫人莫要焦心,这玉簪只要不出咱们这院落,奴家自然能帮老夫人找回这玉簪。”六娘子柔声道。
     老夫人拍了拍六娘子的手,口中说道:“倒也不是奴家舍不得东西,实在是因为这玉簪乃是奴家的陪嫁之物,对奴家来说,宁可丢了命,也不能少了这玉簪。”
     “老夫人莫要难过了,六娘子既然答应了您,自然会想方设法的找回玉簪的。”元阳姑娘抹着眼泪,口中安慰道,“六娘子办事,老夫人莫不是还不放心不成?”
     米儿无声无息的站着,就像这屋里头杵着的几个婆子一般。鞋尖儿上的花蕊,嫩黄嫩黄的,像是未出栏的小鸡羽下的绒毛。
     “老夫人放心,此事莫说是奴家,便是元阳姑娘也会尽力帮助老夫人。”六娘子温声道。
    喜欢。
  

第1783章 为何而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