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号的舰长室里,副官小高忽听领导询问云城号的情况。
脑回路有点卡顿,思绪慌乱回转。
随即连忙翻看对联器的传感信息,查询着舰队的动态汇报。
这次出航,两支主力舰队合并成一,整体战力规模空前。
为了更加便于指挥作战,舰队换装了大批,新测试的装备,可谓是有备而来。
除了舰上的各种,新式的扫描观测系统外。
官兵们也更新了,军用第三代传感对联器。
军用对联器是专门为军方研发配备,有专用的定位,和专属特定的频段。
这不同于民间商用通讯设备。
在和平时代,由于设备通用和批量等因素。
其技术含量远低于,迭代迅速的民间商用领域。
但这次突降的灾难,让研发资源集中在了军用领域,推动了其发展。
这军用第三代对联,是基于第二代的传感通讯设备。
进行取长补短升级完善,进而研发出的新版本。
新式对联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眼球组织的植入装置,进行可生物反馈的立体成像。
其核心技术是第六代纳米液态传感仪。
安装传感设备非常简单,如同点眼液一般,将纳米液态传感仪滴入眼内。
传感仪的生物脉络体,会很快渗透角膜层,包裹晶状体。
传感仪通过作用晶状体和瞳孔,进行映射成像。
通过自身温度感应微动,让人体生物反馈操作,更加快速和精准。
对联器的核心处理器,依然还是在手臂处的皮下植入装置。
这眼内传感仪的原理,其实与第一代对联器,耳道内滴入的纳米音针是一样的。
只是在工艺上更加极致,尤其是在人体抗物理减震上,加以优化便于军用。
传感仪是通过量子信号,与手臂位置的处理器进行链接,达到互通使用。
传感仪结合角膜上的反馈点,可以有效准确的定位任何物体和运动作。
液态传感仪的电能,是通过人体自身生物能进行微能量转换补充。
但由于人体的代谢,导致生物能的衰减,传感仪也需要有周期的进行补充。
所以使用者需要在一定时间后,再次滴入适量的液态脉络,进行补充调节。
小高在眼前挥动手指,就可以通过传感对焦,触发手臂上的功能。
进行战网实时更新,通过手部指令,控制成像画面。
这新一代的纳米传感仪,相比上一代商用型,可谓是上了一层楼。
除增加了双眼传感以外,还完全取替了,第一代对联手持成像仪指挥平台。
而且新的成像反馈功能,也减少了手臂感应点的功能区域,减少了枯燥重复的动作。
这样以来对联器,也就不再需要按动手臂,激活耳道的音针装置。
通过双眼传感反馈,可以准确的用手指,在眼前的区域进行精准简洁的遥控操作。
解放了左手的同时,大大的提高了,军用对联器的指挥反应效率。
这款军用对联器,其最大的亮点,就是双目传感装置,绝对是科技感爆满。
双目成像是基于,商用领域的单眼反馈元件而来。
成像交叉从运算定位点的数量,和反馈的精确度,都有了整体的革新。
不但让视觉菜单更加清晰,传感功能也更加丰富。
单眼画面变成了双眼影像,不但彻底取替了,外部互通的辅助指挥设备,也提升了植入式对联器的效能。
相比原先的单兵头盔式,和军官的镜片式对联器外设,完全提高了一个技术等级。
通讯设备,目前已经进入了新高度,未来也将会更加先进。
要不是受C401克星的影响,下一代关键技术“观动转换系统”,相信用不了太久,就会成功问世。
转换系统可以让传感仪,与脑部生物信号,进行多态的平衡调节。
这将彻底摆脱,外部设备反馈的束缚,成为人体自身的一个生物功能。
相信到那时,通讯科技领域将改变生活,引领新时代。
小高查阅着救援统计信息,而后也是无奈的摇着头。
“姚总,云城号的官兵目前还没找到,不过您也先别着急。
武铭副总,已经抵达幸运号,正在视察救援安顿工作,听取相关汇报。
您先休息会,一旦有相关消息,我会立刻通知您。”
武铭亲自前往,也是因为知道,这次救援行动规模很大。
这救上来了数千名生还者,分散在三艘救援舰上,另外还有上万具遗骸。
这辨认和记录的工作,必然会困难重重,很可能会进展缓慢。
但这时间上可是来不及了,舰队已经展开部署,怪物也随时可能袭来。
武铭亲自过来,就是为了督促工作尽快落实,赶紧找到云城号的人。
可即便是副总到来监督工作,如此庞大的工作量。
舰队所有官兵,根本没见过这种场面。
也都是手忙脚乱,焦头烂额,无可奈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着小高的安慰,连口水都喝不下的姚伟,依然是愁眉不展。
由于这几日紧张的救援行动,既要救人,又要防着被敌人突袭,姚伟寝食难眠。
船摇海风吹,心火一旺,肝肺郁热难下,确实有些着急上火。
此刻更是无心休息,脑袋上的青筋暴起,眼睛也是又红又肿。
姚伟此时的心情,就像保险柜的钥匙丢了一样。
如果找不到这把克敌制胜的钥匙,那就得有破开柜子,损坏物品的决心。
眼下面对整个舰队的安危,姚伟这勤俭持家的人,怎么可能不心急如焚。
一旦开战处于劣势,但凡找不到可行的应对措施,那后果不堪设想。
这可不像在陆地,能够不战则退,甚至可以见机行事边退边打,以退为进。
现在这可是汪洋大海,不但无险可守,并且舰队的规模甚大,根本做不到说退则众退。
并且姚伟也是领命前往一号门海域,阻击可能出现的危险生物。
保全人类海洋的控制权,所以这退也是不可能的。
可倘若此时敌人,真的突然袭来,已方被动迎敌,可能会重蹈联合舰队的覆辙。
听了小高说还没找到云城号的人,这让姚伟有些不解。
姚伟并未滴入新式传感仪,还不太适应新设备的他,只能听小高的汇报。
姚伟总觉得眼前都是字和图像,会非常得难受,影响深度思考。
姚伟揉了揉红肿的眼睛道:“不应该找不到云城号的人啊…这就有些蹊跷了。
按照那位飞行员克雷上慰的分析,云城舰员应该有足够的时间撤退啊,…。”
看着领导的面容,小高虽然听出了领导话中的焦虑,但还是不能心领神会。
小高也清楚,舰队当下的困局,就是敌人很强大,一号门根本无法靠近。
不过既然舰队已经到此,这一战在所难免。
难关无论如何都是要闯的,办法总会有的。
可领导此时为什么不思考,如何调动部署,如何优化战术,想办法接近一号门。
而却非要找到云城号的军官呢?难不成云城舰上,装备了秘密武器?
这个也不太可能啊,他们是从非陆直接赶到的,中间并没有返回基地。
也不太可能换装,什么新式武器。
这让小高有些匪夷所思,难以理解。
小高叹了口气,无奈也许是
启二百一十六章 错误判断[1/2页]